在公務員申論考試中,,閱讀理解能力是考察的最基本能力之一,。這種能力具體到申論試卷上則表現(xiàn)為概括題型、啟示類題型和闡釋材料題型,�,?脊僬峭ㄟ^這三種題型的考察來判斷考生是否具備公務員的能力之一。
啟示題作為申論考試重點考查的題型,,有著與概括題和闡釋題不同的特點,,主要可以分為教訓類啟示、經(jīng)驗類啟示,、綜合啟示類三種小題型,。考生在考試的時候一般很難完整地答出題目所要求的啟示或者教訓,。例如,,2010年918聯(lián)考中曾經(jīng)考過:“結合給定資料10‘東梁煤礦被低價轉(zhuǎn)讓’這一事例,指出煤炭資源整合應從中吸取哪些教訓,。”這就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教訓類啟示題,。材料10中給出了梁煤礦被低價轉(zhuǎn)讓的五點原因。但是,,這五點原因材料并不是逐條給出的,,而是隱含在材料的失敗事例敘述中的。所以,,考生要想找出該材料的啟示,,就務必先找出問題的根源及低價轉(zhuǎn)讓的相關信息點。
但是,,在解答經(jīng)驗類啟示題時是否還需要去尋找原因呢,?答案是否定的。2009年重慶,、遼寧等省公務員申論考試中曾考過:“試分析‘給定資料6—9’對加快我國城鄉(xiāng)經(jīng)濟社會社會發(fā)展一體化建設提供了哪些重要的啟示”,。從此題的題干和相應的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道經(jīng)驗類的啟示題,。四川,、浙江、江蘇等省的改革發(fā)展都為我們國家的城鄉(xiāng)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有利于推進一體化的進程,。因此,在此題中,,我們就不需要去尋找原因了并給予解釋了,,只需答出經(jīng)驗和做法即可,。
在啟示類題型中,綜合啟示類的題型是較難的一種,。“綜合”兩字就意味著在材料中可能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影響,,其影響所展現(xiàn)出來的案例勢必有好也有壞。2008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的第二題就是這類題型的典型代表,。該題作答要求是“請根據(jù)給定資料9,、10,分析這兩個資料對搞好水電站開發(fā)提供了哪些啟示”,。首先,,在仔細閱讀完作答要求與材料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材料中的案例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材料9中的漫灣水電站由于“對移民扶持十分微弱”等原因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屬負面案例;而材料10中的田納西河因為通過立法等方式達到了經(jīng)濟與社會的協(xié)調(diào),,屬正面案例,。其次,回答這類題型的時候,,我們要兼顧兩方面的案例,,不可有所偏頗,一般套話為“要充分借鑒某某正確做法的經(jīng)驗,,吸取這一某某做法的教訓,,妥善處理某某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啟示類的題型都要求回答相關的做法。無論是教訓類,,還是經(jīng)驗類的,,都會涉及相關方面的相關做法。錯誤的做法,,我們要糾正,,從相反做法的方面回答。比如導致環(huán)境錯位的原因是群眾意識不到位,,那么我們的啟示就是加大宣傳,,提倡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市民環(huán)保意識,;對于材料中正確的做法,,我們的態(tài)度則是積極學習,借鑒成功的經(jīng)驗來指導日后的工作,。比如在促進城鄉(xiāng)一體化的進程中,,我們就可以學習成都市的做法,,“讓農(nóng)民以承包地換城市的就業(yè)和社會保障,,以宅基地換城市的住宅”,。只要考生認真閱讀材料,努力挖掘材料的相關信息點,,掌握答題的技巧,,再適當結合自己平時的知識積累,就一定不會在啟示類題型上丟分,。
(責任編輯:admin)更多關于 申論指導 的內(nèi)容:
更多關于 2012年公務員申論考試 公務員申論技巧 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 的內(nèi)容:
- 2012.03.31公務員申論技巧指導:提出對策類題目
- 2012.01.052012年公務員申論考試技巧:如何解答詞句理解題
- 2011.12.27公務員申論技巧:多問題干幾個是什么和為什么
- 2011.10.26談談2012國家公務員申論技巧:公文寫作思路
- 2011.07.132012國考申論中概括原因題目三步驟速成法
- 2011.07.062012國家公務員申論:活學活用萬能八條的兩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