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2019-10-23 11:25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題目:“給定資料3”引用了《論語》中的話:“不學禮,無以立,。”請以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35分)
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預測題及詳細解析
【深度解讀】
【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shù)1000-1200字,。】
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在國家治理和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僅強調的是“禮”對個人的重要影響:一個人不學“禮”,不懂禮貌,,不講禮儀,,就不懂得怎樣做人、處世,。更是指“禮”對于國家的重要作用:一個沒有“禮”來約束人們言行,、維護社會秩序的國家,是不可能長治久安,,繁榮富強的,。
禮是個人素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禮作為個人素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體現(xiàn)了一個人素養(yǎng)的高低,。一個有素養(yǎng)的人處處很有禮貌,行為舉止得體,,給人一種“彬彬有禮”的感覺,。相反,一個缺乏素養(yǎng)的人,,總是給人一種粗魯?shù)挠∠�,。禮是社會的通行證。我們常說:“出門不施禮,,多行二十里”,。一個沒有禮貌的人,難以取得別人的認可和幫助,,為人處事事事不順利,,所以在做人和事業(yè)上難以成功。禮對民族素質的提高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國民精神,、民族素質是一個個國人文明素質的整體呈現(xiàn),,沒有每一個個體的懂禮貌、講禮儀,,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真正贏得世界的尊重。一個時期以來,,“境外游”十分火爆,國人足跡遍布全球,。但是一些國人不注重禮儀,,在文物古跡上亂涂亂畫,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不尊重所到國家的風俗習慣,這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影響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因此,中國走向世界,,贏得世界的認可,,必須從提高國人素質入手,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將中國氣派,、中國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
禮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并不意味著,,一個人或者一個集體、一個國家只要處處學禮,、講禮,,就能夠發(fā)展、強大,。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經(jīng)�,?梢杂龅竭@樣的人,謙虛有禮,,事事謹慎小心,,可是他們卻對集體并沒有什么出色的貢獻,遠遠沒有達到“立”的層次,。清朝末年,,清政府在“禮儀之邦,天朝上國”的美夢中不肯醒來,,最終導致了一些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華大地慘遭荼毒,,生靈涂炭。因此,,“禮”是個人和國家安身立命,、得以發(fā)展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但是僅僅依靠“禮”還難以實現(xiàn)功成名就,、民族振興的愿景,。
“不學禮,無以立,。”“禮”是春天的一縷清風,,是夏日的一股冰泉,是我們?yōu)槿颂幨�,、安身立命的重要保障,,個人成就事業(yè)、國家贏得尊重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們必須學禮、知禮,、守禮,,做文明有禮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