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2 16:54:40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山東濟南市,孟祥是一家摩托車修理鋪店主,,從農村進入城市,,經過13年奮斗,結了婚生了孩子,,買了房也買了車,,但兩次看病經歷,卻讓他覺得“融入這個城市,,并不僅僅是有房子,、車子這么簡單”;老李是一個賣炒燜餅的個體戶,,從東北農村到濟南打拼多年,,但依然是“零險零金,啥也沒有,,老來沒保障”,;林濤是一家建筑公司監(jiān)理,月工資4000元,,但依然感嘆:“攢錢速度趕不上房價漲速,,最大愿望是申購保障房”……(12月1日 《人民日報》)
濟南市這三位“新市民”,是農民在城市的代表者,,他們的生活情況和各種困擾,、遭遇事實上也正是農民在城市生存狀態(tài)的一個普遍折射。比如一者,雖然早已經進入了城市,,并開始了城市生活,,但依然經受不住沒有城鎮(zhèn)醫(yī)療保險保障的“看病難、看病貴”,;二者,,有了城市生活的“表”,卻沒有城鎮(zhèn)市民的“質”,,甚至連基本養(yǎng)老保險也沒有,;三者,收入數(shù)字看著可觀,,可是減去相關成本,,面對高漲不下的房價,擁有一套住房依然只能是一個遙遠的夢……
不得不說,,這樣的“農民進城”不過是表面的,、虛化的城鎮(zhèn)化,農民是進城了,,但只是簡單地生活在城市之中而已,,并沒有與城鎮(zhèn)市民享有同等的醫(yī)療、養(yǎng)老,、住房等基本生活與待遇,。而沒有了這些基本生活保障,“做市民還不如做農民”也就難免成為一些人的普遍感受,。
不可否認的是,,“農民進城”,不管是農民工進城打工進而在城市中安頓下來也好,,還是國家城鎮(zhèn)化建設工作的推進,、農民大批大量變身為城鎮(zhèn)居民也罷,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無疑是人進城,、生活進城、工作進城的同時,,保證和保障市民感,、體面感、特別是幸福感的同步“進城”和提升,。
遺憾的是,,目前而言,很多地方在推進城鎮(zhèn)化建設工作中,,都忽略了這些實質性的問題,,忽略了“農民進城”必須具備的相關基本保障工作,、配套服務工作等的同步建設與推進。比如子女就學,、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障、住有所居等等,。
讓“農民進城”變市民,,推動城鎮(zhèn)化建設,這個目標顯然是沒有錯的,;但實現(xiàn)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急功近利的“農民進城”和城鎮(zhèn)化,無疑都不是社會發(fā)展與進步之福,。穩(wěn)步推進,,特別是將相關待遇、基本保障等配套服務與工作,,做在“農民進城”之前,,實現(xiàn)“農民進城”與幸福感同步的提升,這才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結果,。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