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青島分院2021-06-01 14:09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近日,,北京衛(wèi)視系列紀錄片《我為群眾辦實事之局處長走流程》播出,。在該紀錄片中,北京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副處長王林拜師外賣小哥,,體驗了一天送外賣的感覺,。出發(fā)前,王林訂下了當天要掙一百塊錢的“小目標”,。接單后的王林,,遭遇了“離送餐時間還有14分鐘,,但導航顯示還有24分鐘才能到”,、送餐電動車被夾在機動車之間難以前行等種種“難題”,最終在12小時時間里竭盡全力也只完成5單送餐,,賺了41元,。其中一單跑了近一個小時,還送晚了,,按照遲到要扣60%的規(guī)則,,最終只掙了6塊6,讓王林心酸不已,。體驗完快遞小哥的生活后,,王林累癱了,坐在馬路邊感嘆:“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覺得很委屈,,今天跑了那么長時間,就掙這么點錢,,離我的100塊錢的目標,,差那么多。”節(jié)目中,,王林感嘆:““這個錢太不好掙了,,真的太不好掙了”。
【題目預測】
“副處長送外賣12小時賺41元”上了熱搜,,節(jié)目播出后,,引發(fā)眾多熱議。網(wǎng)友紛紛留言感嘆:“挺心酸也挺真實,,只有體驗過,,才知道不容易,才懂得委屈,。”網(wǎng)友們對干部深入基層體驗生活的這種方式表示贊揚:“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希望各個領導都下基層體驗一下生活,上山下鄉(xiāng),,現(xiàn)在很需要這樣的精神!”對于副處長送外賣的事件,,你怎么看?
在當前,簡化流程,、優(yōu)化服務,、提升效能的服務改革中,政府的政策如何才能更接近地氣,,如何更能反映出群眾的呼聲和需求,,是當前推進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關鍵。而對于該副處長的親身體驗和送外賣的行為,,恰恰說明了政策不是坐在辦公室空想,,“千萬不要一刀切”。
這樣的事件其產(chǎn)生的意義不容小覷,。首先這個活動是對于落實接訴即辦,、未訴先辦等相關要求的一個具體的實踐,也是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一個具體行動,。其次通過這種領導干部的親身體驗,,就能很好的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反映出對一個職業(yè)的尊重,,也滿懷著對改善這一職業(yè)群體境遇的期待,。再者,“局處長走流程”專項活動不只在換位體驗,,更在于換位的是誰,。如果普通人當一天外賣小哥,在感受工作的辛苦后,,或許以后點外賣時會更包容,,這改變的是個體對個體的理解。如果是領導干部換位,,感受同樣深刻,、理解同樣透徹,而這改變的可能是對一個群體的政策,。最后,,對于制定相關政策提供重要依據(jù)。帶著使命下基層,,想著問題走流程,,再把百姓心聲與訴求帶回辦公室,結合工作實際給出解決辦法,,才是“局處長走流程”的最終目的,。
因此,,走流程只是起點,如何通過政策調(diào)整優(yōu)化服務管理,、支持保障才是重點,。在這個過程中領導干部要走出去、沉下來,,同群眾打成一片;要走提升公共服務,、為民務實辦事的群眾路線。干百姓之所干,,與“百姓師父”同吃同住同勞動;急百姓之所急,,遭遇困擾百姓的真實難題,才能將心比心,,將從百姓身上學到的東西,,轉(zhuǎn)化成為幫助、服務他們的切實可行的政策,。好服務不是憑空形成的,,需要有人民的視角,、人民的情懷,。
有人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共情才能共鳴,,共鳴才能同心,,同心才能共振。奮進新征程,,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問計問需于人民,設身處地為人民,,才能克服任何困難,,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