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有愿望,中央領導有要求,,政策文件有規(guī)定,,三管齊下,理當成效立現(xiàn),。但現(xiàn)實是,,一些基層政府奢侈、豪華,、浪費的風氣仍有漸長之勢,。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特意把“公務消費不規(guī)范”、“奢侈浪費”,、“行政成本高”作為問題提了出來,,可見,,遏制政府浪費的工作任重道遠。
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提醒我們要注意研究導致政府浪費的根源性問題,,切中政府浪費的要害。導致政府浪費的因素或許會有很多,,但有兩條是要害性的,。
第一個要害是認識問題,對政府浪費的危害性估計不足,,認識偏低�,,F(xiàn)在有一些同志往往認為政府是花了一些錢,也可能花得多了些,,但說到底也就是吃得精致了一些,,住得寬敞了一些,用得高級了一些,,玩得高檔了一些罷了,,這些錢又沒有裝到干部自己的口袋里,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必大驚小怪,。
其實不然,政府浪費絕對不僅僅是一個行為方式不當?shù)慕?jīng)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層面的問題,。因為,政府浪費將直接導致群眾對政府性質的質疑,。稅收的錢少部分是用來養(yǎng)政府的,,大部分是要來提供公共服務的,世界各國都是如此,。在一定時期內(nèi),,財政稅收這塊蛋糕是固定的,政府多切了一塊,,其他地方就要少切一塊,。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醫(yī)療,、就業(yè)、社會保障等這些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上,,總是投入不足,,總是說沒錢,可辦公樓卻越蓋越豪華,公務用車越來越高檔,、公款消費越來越高級,。
進一步看,政府浪費還會使群眾與政府日益疏離,,情感隔膜,。各級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但問題是,,當人民群眾作為“主人”日子并不寬裕,,生計并不富足,部分群眾生活還很艱難時,,作為“仆人”的一些干部已經(jīng)通過花國家的錢,,花老百姓的錢過上了小康、富裕甚至奢華的生活,。對此,群眾又該怎么想,?群眾有言:辦公樓越豪華,,與人民越隔膜。黨政官員在辦公場所,、生活方式上遠離群眾的同時,,思想感情離群眾也會越來越遠,最終將失去群眾的擁護,。我們反復在講要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公共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可上述那些做法人民能滿意嗎,?那些做法是在做公共服務嗎?那些做法是法治政府應該做的嗎,?當公眾的這些質疑達到一定程度,,政府的公信力及其合法性就會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
這種判斷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基于對事物普遍聯(lián)系的一種清醒認識和對事物發(fā)展邏輯的真實反映,,是透過現(xiàn)象來看本質。如果全社會能從這樣的高度對政府浪費問題嚴格監(jiān)督,、嚴加痛斥,,相信不會有多少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第二個要害就是在責任追究上大事化小,,對政府浪費責任人追究處理不到位,。在一些黨員干部看來,以一時的批評換來長期的豪華奢侈是一本萬利的事,。過去那些“雷聲大雨點小”,,“只打蒼蠅不捉老虎”的處理辦法只能進一步縱容政府浪費現(xiàn)象,。因此,苦口婆心的批評教育,、勸說,、警告都不如依法依紀嚴加懲處。對于政府浪費的典型,,在責任處理上一定要以雷霆萬鈞的手段,,該撤職的撤職,該法辦的法辦,。不要講什么特殊情況,,不要談什么例外,更不要搞下不為例,。如果我們的干部發(fā)現(xiàn),,因政府浪費會危及其政治生命與前途時,他們還會去搞浪費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成由儉,敗由奢,。這是一條深刻的歷史經(jīng)驗,。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黨發(fā)展壯大的傳家寶,。無論條件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個優(yōu)良傳統(tǒng)都丟不得,。節(jié)儉是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現(xiàn)代文明的標志。在現(xiàn)階段,,尤需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以“更加開放的思想觀念,、更加執(zhí)著的奮斗精神、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來遏制政府浪費,,真正讓“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成為社會風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政府應該帶個好頭,!
編者按:
一個時期來,政府浪費現(xiàn)象有愈演愈烈之勢,,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慷國家之慨,奢侈浪費之風盛行,行政成本節(jié)節(jié)攀升,,敗壞黨風政風,。一頓“公飯”吃掉一個農(nóng)民一年的收入、一輛“公車”一年耗費20萬元,、一項“檢查評比”活動耗資上百萬元……本刊記者調查,、披露的這些來自基層政府的浪費,并不是個別現(xiàn)象,。因此,,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力度,進一步樹立艱苦奮斗的節(jié)約風尚,,乃是建設“節(jié)約型政府”的重要任務,,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