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調整輿論導向,,推動需求分流。要通過正面宣傳使廣大居民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財力有限,人民群眾收入水平也不高,,現階段我們不可能做到每一個家庭都“居者有其屋(產權房)”,,而只能盡力做到“居者有屋住”。絕大多數家庭解決住房問題只能是“自住其力,量力而行,,租購并舉,,梯度改善”,即有條件者可買房,,實力足的可買新房,、高檔房、大房,;實力差者可買二手房,、低檔房、小房,;暫時沒條件的應先租房,,等條件具備時再買房;實在租不起房的“雙困戶”則可向政府申請“廉租房”,。通過引導,,要使暫時缺乏購房能力的低收入家庭和就業(yè)不久的年輕人消除急躁情緒,不要勉強擠在買新房的一條道上,,將需求轉向二手房市場和租賃市場,。
第二,通過擴大供給達到“有限過�,!�,,以消除房價上升過猛的推動力。在統(tǒng)籌兼顧,、規(guī)范操作的前提下,,適度擴大建設用地供給和房地產開發(fā)、消費信貸的投放,。
第三,,在繼續(xù)建設配套商品房的同時,應選擇適當區(qū)位,,推出一批土地,,定向建造面向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非重大工程動遷家庭的經濟型商品住宅。
土地出讓金,、配套費適當減免,,市政增容費適當優(yōu)惠,設計標準嚴格控制,,力求經濟實用,,銷售價通過招投標加以鎖定,由有關部門實行監(jiān)督,。動遷戶和住房建筑面積低于人均15平方米,、人均收入低于中低收入水平線的本市居民家庭可以申請輪候購買,。購房者限于自住,不得出租牟利,,3或5年內不得上市轉讓,。違反規(guī)定者一經發(fā)現,即按原價減折舊后強制回購,。
第四,,由市里統(tǒng)籌選址,在中環(huán)線兩側(主要在外側)劃出一定量的土地,,定向建造一批面向市區(qū)動遷戶并只租不售的“租屋”,。
土地出讓金、住宅配套費適當減免,,或由市財政從土地收益中撥款明補,。市政增容費適度優(yōu)惠,設計標準由市里統(tǒng)一核定,,戶型力求緊湊實用,,造價在中標時鎖定。
“租屋”建設和經營實行公開招標,,中標企業(yè)作為產權人以收取“頂費”,、租金作為回報。為維持“租屋”建設資金的良性循環(huán),,市里可考慮發(fā)起建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以租金收入的現金流為依托,向機構投資者和自然人發(fā)行,,基金年回報率掌握在3.5%~4%左右,,這樣能籌集起大批資金供滾動開發(fā),。
第五,,盡早改革房地產合一的粗放型開發(fā)模式,推行“大地產,,小房產”,,土地開放和房產開發(fā)兩次招標分段進行的專業(yè)化、集約化開發(fā)模式,。
目前房地產開發(fā)商的超額利潤主要來自開發(fā)期間的地價自然增值,。新模式將土地開發(fā)剝離出來,以競標方式讓大地產商墊資成片統(tǒng)一開發(fā),,變成熟地后由政府按成本加合理利潤的中標價回購,,再根據樓市供求情況,按規(guī)劃條件分期切塊,、公開招標拍賣,。這種方式可縮短開發(fā)周期,,降低開發(fā)成本,并使開發(fā)期間的土地級差增益大部分收歸國家支配,,政府可將這部分額外收益用于補貼舊區(qū)改造,、廉租屋和“租屋”的投資建設。
第六,,調整稅費政策,,降低投資門檻,鼓勵有條件的機構和市民做“房東”,,踴躍投資購房用于出租,。
因為租賃市場的擴展必然導致房租水平的合理調整,而租金水平的適度下降又將刺激需求分流,,引導房價的合理回歸�,,F在機構只愿當開發(fā)商不肯當“大房東”、“二房東”從事住房出租業(yè)務,,這同稅費負擔過重有關,,必須在政策上做出重大調整。
(責任編輯:admin)
更多關于 申論指導 的內容:
更多關于 浙江公務員考試 的內容:
- 2012.01.022004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寫作例文
- 2011.01.13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歷年題型及黃金特點
- 2011.01.13201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的考情
- 2011.01.102011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特點與復習建議
- 2009.12.31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200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
- 2009.09.21201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考情分析及備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