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7 13:55:12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京華時報
日前,一項針對兩省四市53家企業(yè)的調查表明,它們的成本壓力仍然較大,尤其是與生產經營相關的水,、電、熱,、氣等價格仍十分“堅挺”,,盡管這些上游壟斷行業(yè)的原材料價格一直在下降。比如有企業(yè)裝了變壓器,,哪怕不用電也要繳納“變壓器基本電費”,。還有的企業(y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高速等“只此一家”的特許經營令企業(yè)頭疼不已,,“紅頂中介”也或明或暗地從中揩油,。
“降成本”,是中央確定的“五大重點任務”之一,。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微觀企業(yè)的成本壓力。當企業(yè)與經營活動無關的成本支出過高,,勢必影響工人工資的增長,、技術創(chuàng)新以及市場潛力的開拓。當微觀細胞糾結于“買路財”“通關費”,,被行政性壟斷壓得喘不過氣來,,宏觀肌體也一定會“呼吸困難”。適應,、引領新常態(tài),,政府部門必須幫助企業(yè)卸下不必要的包袱。
掰指頭算算,,企業(yè)成本壓力大抵分為兩類,。一類是資金與人工的成本,主要由市場調節(jié),,大體上是參與市場競爭的必要開支,。另一類則受到行政規(guī)制、上下游壟斷性行業(yè)的制約,。比如調查中反映的電力與物流成本,,在國家?guī)纵喐母镏拢@些都屬于“本來可以省下”的錢,企業(yè)卻品嘗不到闖關的紅利,,讓人惋惜,。
那么,這些冗余的,、不必要的成本由誰來降?一方面,,簡政放權屬于政府的責任,諸如“紅頂中介”,、不合時宜的行政干預,,都不能再“明放暗不放”了。另一方面,,有些壟斷性國有企業(yè),、壟斷性行業(yè)的上游價格調整,既需要企業(yè)主體落實改革責任,,更多通過內部提質增效消化降價壓力,,也需要監(jiān)管部門盡職履責、協(xié)同推進,。
動誰的奶酪,,誰都不愿意。正如論者言,,“降成本,、盼實招”,
對“霸道”的壟斷性不合理成本,,只有更加“霸氣”的還擊,。政策制定者不能只是坐在辦公室里想當然,靠文件落實文件,、靠會議落實會議,,而要真正走下去看看企業(yè)的具體困難在哪里,一項一項梳理清楚“能降卻沒降”的成本,,拿出具體的“臺賬責任制”逐一督辦落地,。對于那些“該降不降”的壟斷者,必須“該問責就問責”,。
當然,,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的高低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政策的精細化,、法治化。應當注意到,,一家企業(yè)的成本壓力,,往往就是另一家的利潤收益。合理地確定資源能源類產品與服務的價格,特別是企業(yè)公用的水,、電,、熱、氣的價格,,將其成本收益的明細,、包括可能的調整幅度與辦法,都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向社會公開,,都依照執(zhí)法必嚴的原則向實體企業(yè)“輸血”,,我們的宏觀調控才能做好平衡術,“降成本”的雨露才能惠及創(chuàng)業(yè)者,。
本報特約評論員井橋夕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