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4 09:40:47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荊楚網
“要查,,每個人都有事”“比這事大的有的是,,紀委該先查他們”……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一些黨員干部不適應小錯得咎,、小過受懲,,不是去反思自己所犯的錯誤,而是反過來抱怨組織;不是向先進學習,、樹立道德高標準,,而是自甘在泥潭里打滾與腐敗分子比較,這種在潛意識里的“比爛”可謂荒謬至極,。(12月12日澎湃新聞)
大概許多人兒時都曾有這樣類似的經歷,,當父母問及自己考試成績優(yōu)劣時,雖考得一塌糊涂,,自己卻信心滿滿地回答道:“還有比我更差的呢,,我又不是最后一名。”結果可想而知,,換來的不是父母的責罵,,就是一頓好打。而父母回應我們的往往總是那句“好的不比你比差的”,。細細想來,,這種“比爛”心理根深蒂固,也把我們自己給害苦了,。
然而,,時至今日這種“比爛”行為又在我們的黨員干部身上發(fā)生、重演,,每每犯了錯卻不以為然,,反而用“比下有余”的心態(tài)找更差的人來對比,甚至抱怨組織沒有抓重點,、抓典型,。殊不知這種“比爛”行為臉紅的是自己、羞愧的也同樣是自己嗎?
我們知道,,“比爛”心理比的是有沒有比我更壞,、更爛的。在這種心理作用之下,,一個道德缺失之人,,不僅不會內疚,相反還會覺得理所應當,、心安理得,,只要有比我更壞更爛的存在,我便是不壞不爛,。即便有一天不幸被查被罰,,他們也不會悔過,,相反還會覺得自己冤,自己倒霉,。
“五十步笑百步”或許是對這種心理最好的回答和解釋了,,除了能夠自我安慰一下,對改善自身,、提高自我毫無幫助,。誠然,錯分大小,,但其本質卻是一樣,。一旦違法違紀,“一百步”難逃法網,,“五十步”亦難以免責,,比來比去有何意義?又會換來什么樣的結果?只要是明白人立馬便能轉過這個彎吧。
“比爛”心理暴露的是黨員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一旦放任其發(fā)展,,必將導致多種違紀違法行為發(fā)生,,危害不言而喻。要徹底打消黨員干部的“比爛”心理,,一方面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引導其堅定理想信念,擰緊“總開關”;另一方面要在清除“比爛”土壤上下功夫,,堅持不懈地推進制度改革,,在全黨全社會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各級黨員干部陽光行政,。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