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7 15:53:18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光明網(wǎng)
位于陜西東南部的旬陽縣,,7月25日因一項“纏訪者進入縣志留‘惡名"的舉措備受關注,。記者獲悉,,作為“扭轉(zhuǎn)社會風氣”的新機制,這項舉措最早于該縣的縣委全體會議上提出,。不過,,尚無消息證實已經(jīng)有“纏訪者”被記入縣志。7月25日晚,,旬陽縣委宣傳部相關科室負責人回應稱,,所謂“記入縣志”本意不是為了阻止民眾正常信訪,而是專門針對那些專業(yè)的鬧事者,,通過一種“記錄在案”的方式予以曝光,,引導公眾來對他們進行評判譴責。
公開報道顯示,,“纏訪者進入縣志留‘惡名"早在本月初就以官方通稿的形式,,見諸當?shù)囟嗉颐襟w報道。通報中的措辭為:“今后,,凡是我縣重大纏訪赴省進京訪者將進入縣志‘青史留名’,,只不過,留下的是遺臭萬年的‘惡名",。而在引發(fā)輿論質(zhì)疑后,,當?shù)匦麄鞑块T又回應稱,只是專門針對那些專業(yè)鬧事者,。
可以看出,,從“重大纏訪赴省進京訪者”,到“專業(yè)鬧事者”,,對于到底哪種行為的訪民將會被納入縣志,,當?shù)氐?ldquo;標準”其實本就是相當模糊的。
首先看“赴省進京訪者”,。去年,,國家信訪局發(fā)布《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序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的辦法》,明確了將不再受理越級上訪,。但并未要求對越級上訪者進行懲戒,,如旬陽這般,動輒將赴省進京上訪者納入縣志以令其“遺臭萬年”,,是否有“過度裁量”的嫌疑?更何況,,上述規(guī)定在明確不再受理越級上訪的同時,更對信訪機構(gòu)和其他行政機關處理信訪事宜提出程序和時限的要求,,旬陽地方部門在處理信訪上真的做到最好了嗎?
再看“專業(yè)鬧事者”的定義,。長期以來,在一些地方官員眼中,,訪民幾乎就被同等于“鬧事者”,,幾乎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因為不少民眾上訪,在陳述自己的權利時,,更是對地方部門失職甚至是違規(guī)行為的控訴,。這意味著,到底對于什么是“專業(yè)鬧事者”,,如果由地方政府來作判斷,,不可避免會帶有主觀上的傾向。如果不對此加以限制,,就隨意給訪民定性并作懲戒,,難免給人留下“打擊報復”的印象。
此外,,當?shù)剡要求對確定的無理纏訪等負面典型,,除了記入縣志,還要求“縣電視臺要制作評論節(jié)目,,讓公眾知曉,,讓社會評議。”且不說,,上訪本就是一項公民權利,,具體行為也只有合法與非法之分,理當由司法部門作出判斷,。地方政府哪來的權力將上訪作合理與無理之分,,所依據(jù)的到底是什么?再說,無論是讓“無理纏訪”在電視臺曝光,,還是納入縣志,其背后不過依然是某種“貼大字報”式的陳舊思維在作祟,,也是對電視臺等媒體公共資源的濫用,。在提倡治理現(xiàn)代化的今天,這樣的方式已然讓人有今夕何夕之惑,。
在當前社會治理條件下,,信訪是解決社會矛盾一種重要方式。地方政府在處理上,,理當是要重在解決訪民的權利訴求,,謀求對矛盾的化解。若輕易將上訪民眾分為“三六九等”,,并對其中的一些予以曝光式懲戒,,不僅不會解決矛盾,反而會激發(fā)矛盾的擴大化,。在社會治理的角度,,這顯然堪稱失敗的社會治理,。不排除確實會有個別的“纏訪”現(xiàn)象出現(xiàn),但要對之加以解決,,也應該做到有理有據(jù),,讓司法機關介入,隨意的定性,、打擊,,既粗暴也違規(guī)。
說到記入縣志,,其實最需要“記錄”的恰恰是地方政府在社會管理上的敗績,。具體在對待民眾的信訪事宜上,地方政府既要保障不越位,,符合公平正義,,也要經(jīng)得起歷史與時間的考驗。為政多想想自己的施政會給后人留下怎樣的評說,,如果多一點歷史責任感和“反求諸己”的精神,,恐怕就會慎重得多。
相關內(nèi)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