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15:47:01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熱點背景】
看過的商品,,下次打開的時候會被置頂;看過的視頻,,之后首頁會有相似的推送,。有人美其名曰“大數(shù)據算法”,,算出用戶的所想所思,。然而,這背后其實是網絡追蹤器在“發(fā)功”,。無論是使用手機APP,,還是使用電腦瀏覽網頁,你的網絡足跡可能正在被追蹤,。
【熱點聚焦】
所謂網絡追蹤,,實際上是一種用于記憶和識別過往網站訪問痕跡的技術,通過解讀用戶在上網過程中留下的電子蹤跡,,就可以搜集用戶的相應信息,。而這些信息一般是用于算法分析,從而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以及廣告的個性化投放,。前者可優(yōu)化用戶體驗,,后者能讓服務商盈利。
只不過,,這個看似“兩全其美”的技術,,從一開始就存在不對等的關系——不管網站或平臺是否提前告知,技術的主動權一直牢牢地捏在他們手上,。而且,,隨著網絡追蹤技術不斷更新迭代,所采集的信息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當前一些平臺已不再局限于搜集用戶的足跡,,而是開始收集用戶本身,比如個人財務信息,、健康狀況,、生活背景等私密信息。在技術不對等的情況下,,別人想搜集什么,、想搜集多少、想怎么搜,,普通用戶甚至可能毫不知情,,就算知情也難以招架。這些信息一旦泄露或被不法分子采集,,將會給用戶帶來隱私安全隱患,,倘若不法分子搜集到足夠多的個人信息,則可以直接定位到具體個人,,實施網絡詐騙等,,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更大威脅。
任何技術的價值觀,,說到底還是人的價值觀,。若對技術的使用者缺乏約束,其中心術不正者則可能會變得有恃無恐,,毫無底線,。對此,一方面,,要以技術制衡技術,。要限制網絡追蹤技術過度收集,單憑使用者的自律是不夠的,。要為用戶提供相應的反制手段,,才能助其見招拆招,。比如,目前已有瀏覽器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來實現(xiàn)智能反追蹤,。另一方面,,要用法律來鉗制行業(yè)行為,切實為用戶權益兜底,。在加快促進數(shù)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頒布與落實的同時,,要構建并完善數(shù)據安全監(jiān)督體系,規(guī)范網絡追蹤行為,,違者必究,,違者重罰,切實保護用戶個人數(shù)據權利,。
↓↓↓↓2024年省公務員考試筆面產品推薦↓↓↓↓ | |||
2024公考 面試禮包 |
2024省考 面試課程 |
2024面試 職位保護 |
2024面試 紅領培優(yōu) |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