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網(wǎng)-觀點頻道2022-03-04 10:01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日前,,公安部部署全國開展打拐專項行動,,決定自3月1日起至12月31日,開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這再一次以實際行動,,昭示了打擊拐賣犯罪的鮮明態(tài)度和堅定決心,。對此,人們表示堅決支持,,以期重拳出擊,、大力打擊,把違法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當前,,拐賣犯罪呈現(xiàn)新形勢、具有新特點,�,?v觀全國拐賣婦女兒童案件,與2013年相比,,2021年降幅達到88.3%,,群眾高度關(guān)注的盜搶兒童案件目前年立案不到20起,。這也表明了我國在打擊拐賣婦女兒童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滋生拐賣犯罪的土壤尚未完全鏟除,,還有一批積案沒有偵破,,拐賣犯罪形勢仍然不容樂觀,預防,、發(fā)現(xiàn),、打擊、解救,、安置等工作機制尚不完善,。因此,打擊治理工作任重道遠,,只有深入推進反拐工作,,持續(xù)遏制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才能確保打出實效,,堅決捍衛(wèi)婦女兒童合法權(quán)益,。
打拐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一直以來,依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行動,,從來沒有停息,。2009年,公安部建立打拐DNA信息庫;2016年5月,,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fā)布平臺正式上線;此后,,公安部又聯(lián)合多地,、多國,開展了聯(lián)合打拐行動和跨國合作,。應(yīng)該說,,從信息化手段,到聯(lián)合執(zhí)法,,近年來的打拐實踐,,逐漸筑起了打擊拐賣犯罪的堤壩,也讓違法犯罪的空間漸次壓縮,,讓“天下無拐”不再遙遠,。
打擊拐賣犯罪,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形成合力。比如,,對來歷不明的流浪乞討,、智力障礙、精神疾病,、聾啞殘疾等婦女兒童,,要全面摸排線索、了解情況,,這是開展打拐工作的基礎(chǔ);又如,,對疑似被拐人員和尋親人員,要第一時間采集DNA等信息,,加強信息研判,,這可以為專項行動提供有力支撐;再如,對解救出的被拐婦女兒童,,要加強康復安置,、關(guān)愛幫扶、隱私保護,,幫助其順利回歸家庭,、融入社會�,?梢哉f,,做好打拐工作,既要打擊犯罪,、偵破案件,,又要建立完善預防、打擊、救助,、安置一體化工作機制,,盡量做到源頭治理、綜合治理,。
沒有買賣,,才沒有拐賣。現(xiàn)實中,,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屢打不絕,一個重要原因是存在拐賣產(chǎn)業(yè)鏈,,并且一度存在“收買幾乎不追責”的現(xiàn)象,。盡管刑法有規(guī)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然而,,司法實踐中,收買的買家往往不用或較少承擔法律責任,。依法打拐關(guān)鍵在于打掉拐賣鏈,,持續(xù)推動完善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最大限度鏟除拐賣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既形成有力震懾,又形成“不敢拐,,不敢買,,不敢賣”的格局。
我國是法治國家,,對拐賣行為堅決零容忍,。期待全國公安機關(guān)以此次打拐專項行動為契機,嚴懲一批拐賣犯罪分子,,解救一批被拐婦女兒童,,不讓一起犯罪惡行逃脫法律制裁,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章來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2/0303/c223228-32365437.html
原標題:人民網(wǎng)評:重拳出擊,對拐賣犯罪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