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2021-09-18 09:33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這是每一個人都需牢記的道理。從近年查處的腐敗案件來看,,不僅要嚴防個別黨員干部貪污腐敗之手,,也要警惕有心之人“圍獵”腐蝕之手。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會同有關單位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釋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的強烈信號,,對破除權錢交易關系網(wǎng)、斬斷“圍獵”與甘于被“圍獵”利益鏈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行賄不查,,受賄不止。行賄是賄賂犯罪發(fā)生的主要源頭,。不難發(fā)現(xiàn),,不少落馬干部的背后,都有“長袖善舞”之人,。他們處心積慮拉領導下水,,想方設法送票子、鉆空子,,結果往往是領導干部身陷囹圄,,行賄者掙個盆滿缽滿,甚至還能逍遙法外,。隨著“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的利劍高懸,,不法分子竭力腐蝕、精準“圍獵”還能“全身而退”的情況,,必將成為“泡影”,。
行賄和受賄都是毒瘤。這其中,,有黨員干部理想信念不堅定,、廉潔自律不過關的因素,也是不法分子長期輸送糖衣炮彈,、頻頻發(fā)起金錢攻勢的結果,。從一個小紅包、一點土特產(chǎn),,到一次免費旅游,、一次高端會所,從借車借錢,、請客吃飯,,到房屋裝修、培養(yǎng)“愛好”……在一部名為《圍獵:行賄者說》的警示專題片中,,一名不法商人道出事實的真相:“從我們的角度,,我們就是獵人,這些領導就是獵物,。”黨員干部在紙醉金迷中越陷越深,,不法分子在權錢交易中攫取利益,這不僅破壞市場公平競爭,、損害營商環(huán)境,,而且敗壞社會風氣,、污染政治生態(tài)。
針對行賄行為的查處和懲治,,此次出臺的《意見》可謂多措并舉,,重拳出擊。比如,,明確查處行賄行為的五個重點:多次行賄,、巨額行賄及向多人行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在國家重要工作,、重點工程、重大項目中行賄,,在組織人事,、執(zhí)紀執(zhí)法司法、財政金融,、安全生產(chǎn)等領域行賄,,實施重大商業(yè)賄賂;再如,探索推行行賄人“黑名單”制度,,在市場準入,、資質資格限制等方面進行聯(lián)合懲戒,等等,。事實證明,只有加大對行賄的查處力度,,該立案的堅決予以立案,,該處理的堅決作出處理,才能促進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
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要實現(xiàn)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這至少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其一,,提高治理行賄的綜合效能,,不意味著懲治受賄等腐敗行為就會放松了、轉移了,,而是要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任何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必將受到應有的懲處;其二,,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不代表可以隨意損害經(jīng)營者合法的人身和財產(chǎn)權益,而是要從嚴把握相關措施的適用,,對企業(yè)合法正常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影響要降到最低,,確保監(jiān)督執(zhí)紀執(zhí)法權力正確行使,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規(guī)范化法治化,。
把“行賄人”繩之以法,,讓“圍獵者”得不償失。深刻把握行賄問題的政治危害,,著力提高打擊行賄的精準性,、有效性,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我們就一定能推動實現(xiàn)腐敗問題的標本兼治,,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化推進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
文章來源: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0910/c223228-32223053.html
文章原標題:人民網(wǎng)評:行賄者豈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