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2021-08-13 11:36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熱點背景】
到8月11日,,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門可拍攝“斑馬線上不禮讓行人”的電子眼公示期已滿,,217處“電子警察”正式開始投入使用。凡被拍攝到的不禮讓行人的車輛,,其司機將被處以200元罰款,記3分,。然而,,媒體發(fā)現(xiàn),嚴管之下很多司機做到了在斑馬線前放慢車速,、及時�,?浚梢恍┞房诘慕煌顩r和通行效率反而不如從前,。
【提出觀點】
斑馬線是安全線,,也是文明線。無視信號燈任意通行,,不管是開車的還是走路的,,都是違法行為。車要讓人,,人也要守規(guī),。
【綜合分析】
汽車禮讓行人,這是所有文明國家的通例,,然而仍有很多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在斑馬線上和行人搶道先行。城市大力推薦“機動車路口禮讓行人”,,但越禮讓越亂套,,有的行人過馬路似散步,慢悠悠的完全不在意變燈;有的騎行者越線停車見縫就鉆......種種危險行為讓人捏把冷汗,。
禮讓斑馬線的行為,,所做改變不大,但卻讓行人從心里感覺到被尊重,,同時也讓司機師傅養(yǎng)成文明開車的習慣,。這是一種人文精神和道德文明,也是一種城市文明,。
同時,,交管部門也明確表示,,行人騎車人和司機的違法行為都要處罰糾正,機動車遇到已進入人行橫道且未闖紅燈的行人未停車讓行才算違規(guī),。被“讓”的前提,,是自己遵規(guī)守法,誰都不能跳出法律框架去談權(quán)利,。
涵養(yǎng)文明習慣,,基礎(chǔ)是堅守法治,保障通行安全,,離不開依法辦事,。以“車人同管”倒逼摒棄陋習、“各行其道”,,城市道路才能越來越順暢,。用法律劃清權(quán)責,用禮讓傳遞文明,,共建共享和諧交通,,城市的文明水位也會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