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 10:26:07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階段,,各種矛盾和風險明顯增多,。在專家看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真正風險是,,改革不能深化,,不能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xù)的生產率增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認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是2020年。出路只有兩條——創(chuàng)新和改革,。“尤其是科技創(chuàng)新極為重要,。當人口紅利減少的時候,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科技革命,,也可能追趕上發(fā)達國家”。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tài),。在一份媒體的調查報告中,,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國家十個方面的特征,包括經濟增長回落或停滯,、民主亂象,、貧富分化、腐敗多發(fā),、過度城市化,、社會公共服務短缺、就業(yè)困難,、社會動蕩,、信仰缺失、金融體系脆弱等,。
2015年我國人均GDP已達到8000美元左右,,處于中等收入偏上階段。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正是靠著高投資,、高消耗,、環(huán)境代價高、勞動密集和出口導向等,,實現了持續(xù)的高增長,,但這是“不可持續(xù)的增長”。尤其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huán)境瓶頸趨緊,、支撐地方財政的房地產業(yè)泡沫化、投資效率降低和出口增長受阻,,經濟增速放緩則是必然的趨勢,。
對于“中等收入陷阱”,我們不必恐慌甚至悲觀,。因為通過深入改革和技術創(chuàng)新,,我們就有望從依靠廉價勞動力或資源能源類自然稟賦,實現向依靠高科技高生產率導向的增長模式轉變,,從而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比如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所謂放開二胎堪稱“風物長宜放眼量”,。當務之急則是通過戶籍制度和土地流轉改革,,釋放更多的農民向工業(yè)和服務業(yè)轉移。普及高中教育,、強化職業(yè)教育,,不僅可以降低義務教育的輟學率,亦可大大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目前,,中國教育支出僅占GDP的4%,而美國長期穩(wěn)定在5.5%左右,,韓國也超過5%,,芬蘭更是高達7%。實踐證明,,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勞動力質量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口紅利減少對經濟增長的負面效應。問題只在于,,怎樣才能確保進城農民享有平等國民待遇,,及其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權。
科技是最好的生產力,。所幸,,科技創(chuàng)新已成我國十三五“發(fā)力的部位”。一是科研經費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2%左右,,到2020年將達到2.5%;二是科技成本的轉換率,目前我國處在30%左右,,發(fā)達國家已達到70%至80%的水平;三是技術進步對GDP的貢獻,,從55%上調至60%。
但應該承認,,我國目前技術,、產業(yè)仍處于中低端,無論創(chuàng)新能力還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強度都需較大提升,。侵犯知識產權現象頻發(fā),,則嚴重打壓了創(chuàng)新活力。
在“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新常態(tài)下,,亟待改變“專利和知識產權不值錢”的尷尬處境。務必從修改立法的高度,,包括引入懲罰性賠償條款,,嚴厲制裁惡意侵權行為,有效解決專利維權取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等一系列難題,。
當然,,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還應堅持不懈反腐敗,、整頓吏治,,轉變政府職能,推進依法治國,,真正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為經濟轉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營造法治化環(huán)境。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