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09:54:12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計劃跟不上變化,,本期“水皮雜談”原來的題目是《誰毀掉了中信證券?》,這是一個問句,,并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晚間中紀委網(wǎng)站上公布的消息或許給了一個方向,根據(jù)中紀委的通告,,張育軍因為嚴重違紀被審查,,張育軍何許人?張育軍是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助理,另外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此輪救市的總指揮,,在中信證券負責人持續(xù)被調(diào)查的節(jié)骨眼上,,作為救市總指揮和救市主力,兩者之間讓人浮想聯(lián)翩,。
生活永遠都比電影精彩,。
《無間道》講的是警察和黑社會互相臥底的故事,黑白兩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頭來,誰真黑,,誰假黑,,誰真白,誰假白,,三個字,,無間道。換個說法,,說不清,。
中信證券的故事就是現(xiàn)實中的無間道。
直覺告訴我們,,故事的情節(jié)恐怕比電影更復雜,、更曲折、更令人匪夷所思,。
的確是讓人匪夷所思,。
因為中信證券不僅是目前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券商,,在市場上一言九鼎,更重要的是中信還是這一輪中國政府救市的絕對主力,,證金公司最早操盤入市的路徑就是中信證券的四大營業(yè)部,,而據(jù)同樣也已經(jīng)涉案的《財經(jīng)》雜志的記者王曉璐的報道稱,當初正是中信董事長王東明在證監(jiān)會召集的救市會議上的表態(tài)結(jié)束了爭論,,王東明對主持會議的肖鋼說,,主席讓怎么干,我們就怎么干,。正是在那次會議上,,證監(jiān)會決定親自下場救市,21家券商各按凈資產(chǎn)15%出資湊了1200億資金交證金公司集中運作,,這是中國證券史上證監(jiān)會第一次如此公開的真金白銀的救市,,拋開爭論不說,中信證券應該說充當了急先鋒,。
如今,,急先鋒居然扮演了如此的角色,是不是有點賊喊捉賊的味道?對于證監(jiān)會而言這是不是有點家丑的味道?出乎意料的是,,證監(jiān)會并沒有因為投鼠忌器就吃了啞巴虧,,反而在救市第一批結(jié)束之際就把中信證券送上了斷頭臺,一方面說明是可忍孰不可忍,,另一方面也說明管理層的確并無私利,。
但是道德風險不可避免。
資本市場是個名利場,,投資者為什么入市就會失去理性?因為利令智昏!中信證券也不例外,,我們現(xiàn)在不知道具體的細節(jié),但是從中信涉案人數(shù)之多看,,這不是個人行為,,也不是部門行為,一定程度上是公司行為,,中信證券不設副總經(jīng)理,,決策委員會成員一共8人,被帶走的有4人,,總經(jīng)理程博明最終涉案也是正常的,,手下的人幾乎全軍覆滅而老大能獨善其身豈非天方夜譚。不可思議的在于,,如此全國人民矚目的救市,中信怎么敢徇私?是膽大包天還是一時的沖動還是習慣成自然?中國的莊家文化在此番股市波動中不但沒有被清理,,反而在救市中借尸還魂大行其道,,證監(jiān)會查處的暴風科技案就涉及大名鼎鼎的寧波漲停板敢死隊,,但是讓人遺憾的是,打的只是蒼蠅而不是老虎,,馬信琪只被認定操縱一天獲利44萬,,但是誰都知道暴風科技從7元多爆炒到327元,做主力的正是公募基金抱團坐莊,,時至今天并沒有看到聽到見到有任何公募被查處,,反而基金成為證金公司救市的同盟軍分倉的渠道。
“327國債期貨”消滅了不可一世的證券王國萬國證券,,管金生因此入獄,,這一次中信會遭遇怎樣的“天譴”,能不能順利過關(guān)值得大家關(guān)注,。說起來,,8年前中信也曾躲過一劫,當初和貝爾斯登達成了雙方換股的協(xié)議,,而金融危機的到來讓貝爾斯登陷入絕境最后被摩根大通并購,。無論如何,中信證券從小到大到強到形成行業(yè)的標桿,,經(jīng)歷了太多的風雨,,實屬不易,但是在救市中會落到這樣的地步實在太值得反思,,一個好的制度安排會讓壞人干不了壞事,,但是一個壞的市場氛圍會讓好人忍不住去做壞事,中信也好,,程博明也好,,徐剛也好,會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關(guān)鍵是我們?nèi)绾螐闹屑橙〗逃�,,這個我們包括從上到下,包括管理層,、機構(gòu),、散戶所有市場的參與者,我們是不是要尊重市場,,是不是要尊重趨勢,,是不是要尊重法律?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如何檢討我們每一個人在這輪行情中的所作所為呢?
急功近利,、竭澤而漁是投資的大忌,,心平氣和、順勢而為才是正確的選擇,,做人做事,,都要講規(guī)矩,。(《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