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8 11:45:48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百行孝為先。近日,網(wǎng)友列出不孝七宗罪,,對父母大呼小叫、頤指氣使,、啃老等行為通通上榜,,把自己不要的東西如手機送給父母這條竟然也上了榜,這讓很多網(wǎng)友大呼中槍,。(10月27日《楚天都市報》)
網(wǎng)民列出“不孝七宗罪”,,可謂用心良苦,顯然釋放出了弘揚傳統(tǒng)美德,,傳承孝道文化的善意,。特別是,“不孝七宗罪”堪稱是一面鏡子,年輕人不妨對著這面鏡子照一照自己,,來個“對號入座”,,看自己犯了“幾宗罪”,并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找回失落的孝心。然而,,“不孝七宗罪”僅是出自網(wǎng)友之手,,并不代表官方意見,也不具權(quán)威性,。因此,,大家不必對此過于認真,應理性對待,。
特別是,,“不孝七宗罪”也存在以偏概全之嫌。一方面,,對不孝類型的總結(jié)片面化,。因為不孝的行為有許多種形式,遠不止這“七宗罪”,。比如,,不“常回家看看”就是一種不孝,,并已被法律規(guī)范,,卻未能列入“不孝七宗罪”之中。另一方面,,對不孝類型的總結(jié)擴大化,。比如,將子女送給父母手機等舊物也納入了“不孝七宗罪”,,便明顯不妥,,難以被人們接受。要知道,,將舊物送給父母,,總比扔掉浪費強,即便是父母暫時不需要,,也可以保存下來,以應不便之需,。更何況,,勤儉節(jié)約,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與孝文化一脈相承,。
可見,,將子女送給父母舊物納入“不孝七宗罪”,等于放大了孝心,,也放大了道德風險,。事實上,不僅是“不孝七宗罪”,,有關部門在今年8月聯(lián)合發(fā)布的新版“24孝”行為標準,,也放大了孝心和道德風險。在當今商品經(jīng)濟社會,,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年輕人面臨著諸多壓力,疲憊的身心,,很難再扛起這新“24孝”行為標準,。從某種意義上講,子女勤奮工作,,自食其力,,不給父母增加負擔,就是一種最好的行孝方式,。然而,,僅僅為了踐行這種最簡單的行孝方式,許多子女不得不選擇背井離鄉(xiāng),,在外地打拚,,讓年老體弱的父母在老家“空巢”。
因此,,無論是“不孝七宗罪”,,還是新“24孝”行為標準,或許會成為現(xiàn)代人身心不可承受之重,,反而禁錮了人的孝心,,從理論上造就了更多的“不孝之子”,也人為地損害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際關系,,使傳承和創(chuàng)新孝文化之路越走越窄,。人的孝心,可以用法律和制度去規(guī)范和激勵,,也可以用行孝的感人故事和典型人物去教化,、示范和引領,而不能用所謂的“七宗罪”和行為標準,,去綁架人的行為,。每一種行孝方式都值得尊重和倡導,那么,就讓人們選擇自己最喜歡又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傳承和創(chuàng)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孝文化吧,。
↓↓↓↓2019年省公務員考試相關產(chǎn)品推薦↓↓↓↓ | |||
2019省考面授課程 課程進入 |
2019省考在線課程 課程進入 |
2019省考備考用書 優(yōu)惠進入 |
2019省考免費資料 領取進入 |
相關內(nèi)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