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材料基本的能力就是閱讀能力,閱讀材料是解題的前提和首要條件,。缺乏閱讀理解能力,,將在申論考試中無可作為。而閱讀理解能力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能力:
1.認讀語言的能力,。
認讀能力是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是閱讀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是對字,、詞、句的認,、讀,、識別和感知能力。認讀語言的能力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視讀的廣度,,是指一個視點所感知的文字范圍,,即視覺范圍的大小,視讀的廣度決定了閱讀的速度,,也就是說視讀的廣度越大,,閱讀的速度越快。二是認讀的準確度,,主要表現(xiàn)在對一些音形義混淆,,容易錯讀、錯寫的字以及對同義詞,、反義詞的辨析等,,同時注意在認讀時避免增字、減字,、重字,。讀得準確,不僅能鍛煉語言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進對語言的理解和記憶等,。
2.理解語言的能力。
理解語言的能力是在認讀的基礎上,,對閱讀信息進行消化,、加工的能力,是閱讀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認字識詞的感性階段到理解內容的理性階段的深化,。理解語言的能力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理解詞語的能力、理解句子的能力,、理解語言結構的能力,、理解文章表達方法的能力等。整個理解過程是按照從對語言形式到對語言內容的理解,、從對部分的理解到對整體的理解,,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加深對語言形式和部分內容的理解這樣的規(guī)律來完成的。在這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中,,從字詞句入手,,經(jīng)過判斷和推理、抽象與概括的思維活動,,達到對材料主旨的理解,。
3.評價語言的能力。
評價語言的能力是指對閱讀材料的體驗和評價能力,,包括對從材料的思想內容到表現(xiàn)形式,、語言文字、寫作風格等進行評價,,就是能從評論的角度進行閱讀,。評論性閱讀是對文章作品進行全面、深入的閱讀,,是對文章作品進行正確評價,,提出自己見解的閱讀;它側重于理性的認識,,主要在于識別文章作品的價值,,對其進行全面、深入,、正確的評價,,要求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加以論述,。
4.應用語言的能力,。
應用語言的能力是指通過閱讀后,將獲取的種種信息加以靈活使用,,以獲得新知識的能力,。應用語言的能力的最大特征是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這是一種較高的思維活動,,需要掌握精讀、速讀,、瀏覽,、質疑、比較等方法,,具有獨立性和研究性,。
5.閱讀語言的速度。
閱讀速度,,就是在單位時間內閱讀的文字量,。在國考申論考試過程中,所提供的材料已逾8000字,必須在規(guī)定的40分鐘時間內閱讀完畢所有的材料,,并深度挖掘出材料現(xiàn)象所反映的本質以及各材料之間所隱藏的關系,,時間是較為緊張的,對閱讀速度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因為閱讀速度不夠,,而導致閱讀過于倉促,很可能會導致遺漏材料,、遺漏信息,,從而失分嚴重。
更多請關注 公務員考試 國家公務員考試 事業(yè)單位 教師考試 選調生 村官 課程 圖書教材
(責任編輯:姬天宇)更多關于 申論指導 的內容:
更多關于 國家公務員 公務員考試 申論 的內容:
- 2012.06.20公務員考試指導:申論引申類題目解題技巧
- 2012.06.20華圖名師鐘君談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策略
- 2012.06.20申論熱點指導:聽證會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其對策
- 2012.06.18國家公務員考試歷年申論主題分析
- 2012.06.14公務員考試申論材料分析三大法寶
- 2012.06.14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四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