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4 09:48:20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1978年11月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將中國帶出了動蕩的局勢,,啟動了落后于世界進程的國家邁向現代化的偉大歷程。改革,,自此與國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相伴而生。以后,,每次三中全會都是一座改革的歷史航標,。35年來,改革使我國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從1978年到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人民幣增至52萬億元人民幣,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提高到38668億美元,。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chuàng)下流量87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7.6%,,首次成為世界三大對外投資國之一,。伴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達到空前的提高,。改革成了我們不斷前行的制勝法寶,。
面向未來,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實現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硬指標”,,還要完成社會、政治,、文化,、生態(tài)等一系列重要指標;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社會正面臨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zhàn),。這一切,需要更高地舉起改革的大旗,。近日勝利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繪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有人計算過,,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到改革的字眼最多,,有59次。實際上,,改革不僅是中央領導所最為強調的,也是全體人民心中所熱切呼喚的,。全面深化改革,,當代中國上上下下可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改革所以要“全面深化”,,因為改革進行到今天已經進入“深水區(qū)”。社會生活中各種利益關系錯綜復雜,,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孤立地單兵突進,。改革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更需要注重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相較過去的局部的政策突破,,現在需要更多的制度創(chuàng)新,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讓改革紅利更多的惠及人民群眾,。同時,“深水區(qū)”的改革,,必然要觸及到利益格局的調整,,從而引來阻力。這當中,,政府自身的利益是最需要調整的,。比如說,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較之以前的“基礎性”提法,,更強調市場化的作用,進一步打破了政府對資源的壟斷權,,限制了政府的資源配置權,,這里就會有阻力,。需要政府強化自身革命意識。不僅是政府,,一切享有不合理不合法利益的人,,在深入改革的利益調整中,都需要增加自我革命的自覺,,否則,,就難免會變成改革的阻力、革命的阻力,。三中全會公報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偉大革命。這一“偉大革命”,,在帶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方面的革命性變化的同葉,也要伴之以人的精神思想的革命性變化,。
為了全面深化改革,,唱響時代最強音,我們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攻堅克難,把改革不斷向前推進,。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