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2 16:42:35 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云南分院
一,、知識積累主題
1,、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xué)》)
【譯文】聚集起土來成為高山,,風(fēng)雨就在這里發(fā)作起來;聚集起水來成為深水潭,蛟龍就在這里生長起來;聚集起善行來成為品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發(fā)展,,圣人的思想就具備了。
2,、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遠(yuǎn)矣。(《荀子•修身》)
【譯文】道路雖然近,,如果不去走,,就走不到;事情雖然小,如果不去做,,就做不成,。那種天天空閑無事的人,是不可能超過別人的,。
3,、居之一歲,種之以谷;十歲,,樹之以木;百歲,,來之以德。德者,,人物之謂也,。(《史記•貨殖列傳》)
【譯文】在某地要住上一年,,就種植谷物;住上十年,就要種植樹木;住上百年,,就要積德行善,,招徠遠(yuǎn)方之人。所謂德,,就是能招致別處的人和物來到身邊,。
4、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于事,,見微知著也,。(《白虎通義•性情》)
【譯文】什么叫智呢?智就是知識。你自己見到的,、聽到的事情多了,知識面廣了,,便不致為一些事所迷惑,,還能夠從一些小事上推知大事。
二,、道德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譯文】雕刻如果半途而廢,連腐朽了的木頭也弄不斷;(如果堅持下去)雕刻起來沒個完,,金屬和石頭也能刻得動,。
鍥,qiè:用刀子刻,。鏤,,lòu:雕刻。
2,、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
【譯文】見到善良的行為,,必定自己留心記取,認(rèn)真學(xué)習(xí)遵循;見到不善良的行為,,必定引起憂懼,,認(rèn)真地檢討反省自己,。
修然:修,遵循,。存:留,。愀,qiǎo:臉色改變,。
3,、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荀子•修身》)
【譯文】用善行來潔身自好,,就可以比擬堯舜。
4,、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修身》)
【譯文】做人不講禮,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講禮,,就不能成就;國家不講禮,,就不得安寧。
5,、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荀子•不茍》)
【譯文】君子尊崇別人的德行,,贊揚別人的優(yōu)點,,并不是出于獻(xiàn)媚;依照正義的標(biāo)準(zhǔn),直接舉出別人的過失,,也不是誹謗別人,。
6、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荀子•榮辱》)
【譯文】正義在先私利在后的,,光榮;私利在先正義在后的,恥辱,。光榮的,,經(jīng)常順利通達(dá);恥辱的,,經(jīng)常走投無路。
7,、公道達(dá)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荀子•君道》)
【譯文】公道通暢,,那種只顧私人利益的路子就杜塞了,。公義倡明,那種只顧私人利益的事情就停息了,。
8,、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譯文】仁的法則在于愛別人,而不是愛自己;義的法則在于端正自己,,而不是端正別人,。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譯文】人固然要死去,,(但死的價值卻不同)有些人的死比泰山還要重,,有些人的死比鴻毛還要輕,。
或:有的。
10,、教者何謂也?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班固《白虎通義•三教》)
【譯文】什么叫做教呢?教就是效法(學(xué)習(xí))。上面怎樣做,,下面就跟著效法(學(xué)習(xí)),。
11、天無私,,四時行;地?zé)o私,,萬物生;人無私,人享貞,。(《忠經(jīng)•天地神明章》)
【譯文】天(自然界)公正無私,,春夏秋冬四時在不斷變化;地公正無私,,各種各樣生物不斷生長;人公正無私,人人能享受到安寧幸福,。
12,、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集•誡子書》)
【譯文】一個君子的行為,,應(yīng)安靜地修養(yǎng)自己,用儉約來培植德行,。如果不澹泊(不澹泊,,即追求功名利祿),便無法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安靜地修養(yǎng)自己,,便不能夠達(dá)到遙遠(yuǎn)的目標(biāo),。
澹泊,dànbó:也寫為淡泊,,不追求名利,。澹,安靜,。致:達(dá)到,,實現(xiàn),如致遠(yuǎn),,致富,。
三、國家治理
1,、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yīng)之以治,,則吉;應(yīng)之以亂,則兇,。(《荀子•天論》)
【譯文】天道(自然規(guī)律)是持久不變的,,它并不因為堯(那樣仁德的君主)而存在,也不因為桀(那樣殘暴的君主)而消失,。順應(yīng)天道規(guī)律來治理,,就獲得吉祥;不合天道胡亂來應(yīng)對,就遭到兇災(zāi)。
2,、德高莫高于博愛人,,為政莫高于博利人。(賈誼《新書•修正語上》)
【譯文】道德高的沒有高過對人普遍施愛,,當(dāng)政者最高的治理方式莫過于對廣大人民有利,。
博:多,豐富,。
3,、或問:“何以治國?”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立則政立矣,。”
(《法言•先知》)
【譯文】有人問:“怎樣治國呢?”回答是:“要確立政令。”又問:“怎樣確立政令呢?”回答是:“確立政令的根本在于每個人(加強(qiáng)自己的修養(yǎng)后)立正自己的身子,,這樣國家的政令自然能確立了,。”
4、茍利社稷,,則不顧其身,。(《忠經(jīng)•天地神明章》)
【譯文】只要有利于國家社會的事,做起來可以不顧自身,。
茍,,gǒu:假如。社稷:社,,土神;稷jì,,谷神。古代祭祀土神和谷神,,把“社稷”指代國家,。
四、社會生態(tài)
1,、疆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荀子•天論》)
【譯文】加強(qiáng)農(nóng)業(yè),,厲行節(jié)約,,天(大自然)就不能使人貧窮;給養(yǎng)充備,動作得時,,天就不能使人困頓;遵循大道治國,,不出偏差,天就不能使人受禍。
2,、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裁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
【譯文】尊崇天而思念它,,哪如把它當(dāng)作物質(zhì)收養(yǎng)起來而制裁它呢?順從天而歌頌它,,哪如控制天命而利用它呢?
3、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后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得禮義然后治,。(《荀子•性惡》)
【譯文】彎曲的木材,必定要通過正木器的蒸烤,、矯揉,,才能挺直;鈍的金屬器具,必定要通過石頭的磨礪,,才能夠銳利,。人本性惡,必定要通過師長和法度的教育,,才能夠變得端正;得到禮義的薰陶引導(dǎo),,然后才能治理好。
枸,,gōu:通鉤,,彎曲,枸木指彎曲的木材,。檃栝,,yǐnkuò:竹木的整形工具,揉曲叫櫽,,正方稱栝,。烝,zhēng:通蒸,,用蒸汽加熱,,使被矯正的木材柔軟,以便矯正,。矯,,jiǎo:矯正,糾正,,改正,。金:金屬器具。礱厲,lónglì:磨礪或研磨用的礪石,。礱,,去掉稻殼的工具,像磨,,稻谷礱過以后的外殼,,叫礱糠。師法:老師和法規(guī),。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