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1 09:39:20 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民族團結(jié)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不斷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各族群眾加深了解、增進感情,,就能激發(fā)出各族群眾攜手并進的強大正能量
日前,,又一個民族團結(jié)的感人故事,傳遍了新疆,。
11年前,,南疆且末縣的艾尼·庫爾班夫婦在路邊發(fā)現(xiàn)一個小筐,里面用花布包著一個被遺棄的漢族小孩,�,?吹竭@個可憐的小生命,這對好心人將孩子抱回家,,養(yǎng)育了9年,。后來,,孩子的親生父母從外地趕來尋親,艾尼·庫爾班毅然決定讓孩子回家與親人團聚,,但依然表示“要盡一個父親的責任”,。無私的大愛,無悔的付出,,令很多人聞之感動不已,。
筆者在新疆從事新聞工作多年,類似這樣的故事,,也采寫了不少,。
1997年,南疆色力布亞鎮(zhèn)的阿不力孜老人,,干活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個先天肛門畸形的漢族女嬰,。明明知道收養(yǎng)了這個病嬰,光是治療看病就會讓自己的生活“從此不得安生”,,然而,,他義無反顧地把孩子抱進了家門,;一次次的手術(shù)失敗,,他沒有氣餒;為了給孩子看病,,他寧愿家徒四壁……
新疆青河縣的阿比包夫婦,,從1960年起就先后收養(yǎng)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10個孤兒。現(xiàn)在,,每到過年過節(jié),,孩子們無論在哪里工作,都會趕回老人身邊膝下承歡,。笑瞇瞇的老人口頭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所有的孩子一樣親!”
袁布,,河北魏縣東代固鄉(xiāng)前羅莊村的黨支部書記,。1997年冬天,他在出差路上發(fā)現(xiàn)了一名倒臥街頭的維吾爾族流浪兒童,。好心的他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yǎng)成人,。2006年5月,孩子想回新疆尋親,,袁布夫婦又千里迢迢陪著孩子來到新疆,。
“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卻又拱手送了回去,。你覺得虧嗎?”面對提問,,袁布說了句很樸實的話:“維吾爾族和漢族是骨肉相連的親兄弟,。不管在誰家,都是自己的孩子,!”
這一段段跨越地域,、跨越民族的真情,誰不為之動容,?確實,,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同胞濃濃的情感,,已經(jīng)融化到彼此的血液中,。筆者在采訪中經(jīng)常看到,,無論南疆北疆,,由于各民族長期生活在一起,逐漸做到了語言相通,、歌舞相融,、習俗相染、情感相連,。很多時候都能見到,,一個少數(shù)民族同志會說好幾種民族的語言,會唱好幾個民族的歌,,會跳好幾個民族的舞,。漢族人的春節(jié)宴席上少不了少數(shù)民族群眾的身影;少數(shù)民族的古爾邦節(jié),,漢族人也常常跑去助興,。在塔城,我曾拜訪過花園街一戶姓馬的人家,。兄弟姐妹12人,,配偶中有回、俄羅斯,、哈薩克,、維吾爾等7個民族,共有家庭成員57人,。民族成分雖多,,但家庭成員間團結(jié)友愛,關(guān)系十分融洽,。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耀眼地開在陽光下”。無論是傾其所有的無私幫助,,還是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日常生活,,都在講述各民族團結(jié)友愛的不變主題。這是多年來新疆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新疆社會的主基調(diào),。
天山雪松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民族團結(jié)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一些喪盡天良的暴恐分子,刻意在民族之間制造裂痕,,這種企圖絕對不可能得逞,。因為各族人民深深知道,要想過上幸福生活,,要想社會不斷進步,,惟有各民族相扶相攜,親如一家,。維護民族團結(jié),,這是各族人民的人心所向。暴恐惡行在天山南北引起的強烈聲討,,就是明證,。只要我們不斷加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各族群眾在共同生產(chǎn)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那么民族團結(jié)的觀念會更加深入人心,,激發(fā)出各族群眾攜手并進的強大正能量,。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10日 05 版)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