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1 13:32:10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教育領域的一些熱點問題,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wèi)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女士進行了獨家專訪。
大學生為什么就業(yè)難
關鍵詞:結構性過剩,、擴招,、就業(yè)率
中國青年報:最近我們看到新加坡《聯合早報》專門把您說過的一段話引用出來,作為一條新聞,。該報刊登的您的原話是:“現在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怪擴招,我覺得沒有太多道理�,,F在大學生太多,,這叫結構性過剩——大家都想在大城市當公務員,,有多少崗位呢,?有很多地方需要他們去,他們不去,。當然,不去也不能怪大學生,,你為什么不增加緊缺人才崗位的吸引力呢,?文革前,越到西部,,工資越高,,比如,新疆可以拿80塊錢,,我們在北京只能拿46塊多,,現在反過來了,那誰愿意到西部去�,�,?”該報指出,您的觀點是:就業(yè)率低不能全指責學校和教育部門,,政府整體應該分析和反思,。您是在什么背景和情形下談及這個問題的?您認為大學生“就業(yè)難”難在何處?
吳啟迪:我也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這個問題的,。說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為擴招,,問我怎么看。我的意思是,,確實不要隨便地把“擴招”和“就業(yè)難”這兩件事情聯系在一起,,當然從數字上看可能是這樣,因為現在大學生多了,,畢業(yè)以后找工作的人也就多了,,肯定會影響就業(yè)。這好像很直觀,,但其實這兩者的關系很復雜,,要作為一個系統(tǒng)來看。
為什么中國需要更多的大學生,?假如中國現在毛入學率在23%的話,,這并不算高,韓國是百分之七八十的毛入學率,。當然也不是說越高越好,,但至少23%是不高的。我一直說,,文革造成了一個窟窿,,那個窟窿要補,總有一天要把它補起來,。因為10年不招生這種事情實在是不好解釋,。我們作為一個要想發(fā)展的國家,如果要提高國民素質,,要想搞創(chuàng)新型國家,,大學生的數量要多,這是沒有問題的,。
在這個時候就說大學生已經太多了,,他們找不到工作了,我覺得不符合邏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其實是一個結構上的問題。有些地方崗位沒多少,,但是大家都想去,,有的地方很需要人才,但大家又不愿意去,。這個問題能怪年輕人嗎,?我覺得不能怪他們。他們想的很多問題都很現實,不光是工資高低的問題,,還考慮到將來,,比如將來家庭怎么樣啦,孩子上學怎么樣啦,。我覺得大家考慮這類問題很自然,,不能總說他們不夠有理想、抱負不夠高什么的,。這個時候,,你就要考慮怎么把人吸引到需要人的地方去,這個責任是政府的,。你理解我的意思吧,,就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性的問題,,從全局的角度來考慮,,用什么樣的政策。而且也要防止蹺蹺板,,不要按了這個,,翹了那個。我們國家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不解決,,這個問題將永遠存在,。但是二元結構的解決,又跟人才很有關系,,解決得好,,就良性循環(huán),解決得不好,,就惡性循環(huán),。
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政府應該說是很有力量的,只要真把它當做一件事情去做,。我們國家有很多研究機構,可以把它作為一個題目,,好好去研究,。我不認為這個事情想不清楚。
中國青年報:您所說的文革前的這種情況,,到西部去工資會更高一些,,這是因為當時實行計劃經濟,工資是由國家統(tǒng)一調配的�,,F在已經沒辦法執(zhí)行了,。
吳啟迪:我們公務員的工資本來就是國家定的。為什么沒辦法?有好多國家,,尤其是發(fā)達國家,,它們也有這種情況。像日本,、澳大利亞,,都有這樣的例子。這些政府做得成,,我們政府會做不成,?我們有一個很強大的政府。
中國青年報:但在邊遠地區(qū)提供的就業(yè)崗位并不一定是政府職位,。
吳啟迪:當然有部分不是,,但很多是。我覺得政府先做了,,就會有影響力,。
中國青年報:它會有一種政策影響力。
↓↓↓↓2024年省公務員考試筆面產品推薦↓↓↓↓ | |||
2024公考 面試禮包 |
2024省考 面試課程 |
2024面試 職位保護 |
2024面試 紅領培優(yōu) |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