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13:49:09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安徽分院
我們上次說到觀點論證類的行文邏輯有助于我們快速鎖定文段主旨,,實際上基于言語片段閱讀的底層行文邏輯遠遠不止這一種,,我們繼續(xù)說下一種常考的行文邏輯,,以幫助大家能夠在找文段主旨句的時候提供快速的方法,。
我們常考的第二種行文邏輯是問題對策類行文,。在討論這個行文邏輯之前我們要弄清楚兩個概念,,何為問題又何為對策?如何判別?問題,從字面解釋就是表述消極負面的內容,,因此大家覺得表述是一個不好的概念,就可以把它定為問題,。除了直觀的認識,,我們在因果關系中也強調了三個關聯詞,即導致,、致使,、造成。這三個詞所引導的雖然是結果,,但是一般是不好的結果,,所以也可以定為問題。
那么對策又 如何判斷呢?除了常規(guī)的對策引導詞,,即從直觀認知上的表述是一個做法,,即可以定為對策。除了這兩種之外,,我們在基礎階段也強調必要條件(只有……才)引導的句子也 是對策以及反面 論證雙用關聯詞 (如果……就)及其變形格式等也能夠引導對策,,有的同學對反面論證是一知半解,也不知道怎么判斷,,我們這里就簡單解釋下,,其實反面論證一般能夠成為重點句都是文段中陳述的有問題, 且這時 所處的位置會在文 段問題 的后面,,因此當你發(fā)現文段有問題,,又沒有對策引導詞與必要條件時不妨想想會不會有反面論證。
我們能夠判斷問題與對策之后就會有同學在想,,那如何幫助我快速鎖定重點句呢?既然是站在公務員視角,,那么解決問題遠比問題本身要重要,所以對策是重點,,也就是我只要看到問題,,那么前文敘述的三種判斷對策的方式就成 為我們查找的重點。這時又會有同學發(fā)問,,能找到重點又如何,,如何快速鎖定 答案呢?我們問題既然不重要,所以第一類干擾項就是問題項。既然題型為主旨概括題,,那么具體對策表述一定比寬泛籠統(tǒng)表述的對策要優(yōu),,同時還有我們命題人最喜歡設置的一類干擾項,即基于對策所能達到的結果項,。不妨我們用 一道題去驗證 下,。
【例】現在電影創(chuàng)作對熱門題材大肆重復利用,一個題材有市場,,多方人馬就一擁而上,,這不是健康的電影生態(tài)。相比之下,,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卻不多見,,比如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為背景的開發(fā),,以及對昆曲,、黃梅戲等民族藝術元素的利用都很 少。一旦用心去挖掘這些中華民族文化財富,,呈現在創(chuàng)作者面前的就是一個精彩紛呈的藝術寶庫,,國產電影也將迎來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最準確的概括是:
A. 國產電影需努力擺脫不健康的生態(tài)
B. 國產電影將迎來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
C. 國產電影不能陷入題材重復利用的誤區(qū)
D. 國產電影應該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寶藏
解析:我們看到設問為主旨題,,去找重點句,。開篇就看到這不是健康的生態(tài),消極表述直接定為問題,,去后面找找對策,,發(fā)現尾句說挖掘民族文化的財富就會達成很好的結果。直接定為重點句,,再看選項,,又想到問題不 選、對策達成的結果不選,、寬泛籠統(tǒng)對策不選,,這正分別是 A BC 的表述, 直接選擇 D 選項,,即 表述具體的對策項,。
通過這個行文邏輯,大家以后再做主旨類的題型時,,碰到這類行文邏輯,,就可以采取這種方法快速鎖定答案。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