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 16:03:05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遼寧分院
今天給大家?guī)硇袦y中數(shù)量關系�,?嫉念}型——行程問題的知識點講解。
我們先通過以下的表格來看一下行程問題在歷年考試中的出現(xiàn)頻率:
國,、省考近四年行程問題考情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
國考 | 0 | 1 | 2 | 1 |
遼寧省考 | 0 | 1 | 2 | 未考試 |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行程問題在考試中出現(xiàn)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因此作為考生的我們必須要掌握這個模塊,這個模塊雖然很多人覺得難,,但是知識點分類還是比較清晰的,,而在這其中特征最明顯也是最容易秒殺的就是等距離平均速度。
我們先來了解下等距離平均速度的特征,,顧名思義就是有相等距離的兩段運動,,求整段運動的平均速度。在行測中,,一般就是求兩段相等距離的平均速度,那根據(jù)這個特征,,我們一般分為四類情況:一是單程直線運動,,分為前半段和后半段運動,兩段運動速度不同,求整段運動的平均速度;二是直線往返運動,,去程和返程兩段運動,,兩段運動速度不同,求整段運動的平均速度;三是單程上下坡運動,,上坡距離等于下坡距離,,上下坡速度不同,求整個運動的平均速度;四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就是上下坡往返問題,,上坡距離不等于下坡距離,但是往返之后,,總的上坡距離等于下坡距離,,也構成了等距離的特征。這四種題型就是我們行測中比較常見也是�,?嫉念}型,,接下來就和大家說一下他們的解題技巧。
首先我們通過模型推導,,了解下等距離平均速度的公式,。設等距離的長度為S,第一段距離的速度為v1,,第二段速度為v2,。則第一段距離所用時間為,。推導過程很麻煩,但是我們考試的時候直接用公式就可以,,不需要去推導,,只要判斷出題型特征,就可以直接套用這個公式,。接下來我們通過幾道習題強化一下,。
【例1】(2015山東)從甲地到乙地111千米,其中有是1/4平路,,是1/2上坡路,,1/4是下坡路。假定一輛車在平路的速度是20千米/小時,,上坡的速度是15千米/小時,,下坡的速度是30千米/小時。則該車由甲地到乙地往返一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A. 19千米/小時 B. 20千米/小時
C. 21千米/小時 D. 22千米/小時
【解析】在往返過程中,,總上坡路程與總下坡路程相等,。根據(jù)等距離平均速度公式,,往返過程中,上下坡的平均速度,,與平路的速度相等,,故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為20千米/小時。
因此,,選擇B選項,。
【例2】(2020聯(lián)考)小明每天從家中出發(fā)騎自行車經(jīng)過一段平路,再經(jīng)過一道斜坡后到達學校上課,。某天早上,,小明從家中騎車出發(fā),一到校門口就發(fā)現(xiàn)忘帶課本,,馬上返回,,從離家到趕回家中共用了1個小時,假設小明當天平路騎行速度為9千米/小時,,上坡速度為6千米/小時,,下坡速度為18千米/小時,那么小明的家距離學校多遠?
A.3.5千米 B.4.5千米
C.5.5千米 D.6.5千米
【解析】根據(jù)題意,,小明從家到學校進行往返,,上下坡距離相等,可利用等距離平均速度求得,,由于平路速度也為9千米/小時,,往返總時間是1小時,故往返總路程為9×1=9千米,,則小明的家距離學校9÷2=4.5千米,。
因此,選擇B選項,。
通過以上兩道習題,,我們能了解到等距離平均速度的題型特征和解題技巧,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代入到公式之后,,很快就能出答案,。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沒有,第一題求的是平均速度,,第二題是利用平均速度求距離,,但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遇到上下坡往返問題的時候,求完之后的平均速度恰好就是平路速度,,所以這樣的題是有秒殺技巧的,,如果既有上下坡,又有平路,,那平路的平均速度大概率就是我們要求的全程的平均速度,,這樣就可以大大的節(jié)約計算的時間了,。
學會了就開始刷題吧。
相關內(nèi)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