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3 17:12:12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編者的話
市場收費人員,,強拿農民黃瓜,,“小權力”著實傷民心;秘書拎包上臺,,掌聲意外雷動,,“親自”才是好作風……多么敏銳的觀點,多么鮮活的素材,!自6月16日“今日談”欄目征稿以來,,每天超過400篇來稿,談感想,、說觀點,、議見聞,為這塊小綠地,,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分,。
我們滿心感謝——編輯遇到好稿,就像干涸遇到了河流,、瞌睡遇到了枕頭,,是一種最美好的享受。更何況,,通過這些“從群眾中來”的文章,,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平時看不到的現象,思考著平時想不到的問題,。
我們深受鼓舞——來稿的讀者,,有退伍軍人,有在校學生,,有基層公務員,,也有普通的農民工人。你們的熱情讓我們充滿信心:不管媒體生態(tài)怎樣變化,,只要扎根于生活,,定能枝葉常青,。
我們深感遺憾——版面太少,,而好稿太多,。有讀者表示,不為發(fā)稿,只為練筆,;不為見報,,只為表達。但每一篇來稿,,都是一份心意,、一種心聲。我們認真閱讀每一篇來稿,,只為能少一點遺珠之憾,。
我們也倍覺壓力——讀者的支持和鼓勵,是肯定,,更是鞭策,。怎樣更好貼近讀者,讓這塊身居要津的小園地有最深厚的土壤,?怎樣不斷創(chuàng)新方法,,讓這個走過34年的老欄目保持最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我們選編了一些讀者與“今日談”的故事,、對“今日談”的建議,以分享,,以感謝,,更以自勉。
投稿用稿不憑關系
我與“今日談”欄目有點緣分,。
十幾年前,,我有兩篇小言論上了“今日談”,在我們這個浙西小縣城引起了不少人關注,。有幾位文友私下問我,,是不是報社有熟人憑關系登上去的?我坦率地說,,哪里來的關系,只要文章適合版面要求和當前形勢,,見報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這之后,“今日談”成了我閱讀人民日報時最喜愛的一個欄目,,有時候幾天沒看到,,心里就悶得慌。這些年,,只要有自認為寫得不錯的言論,,我就會投來試試。雖然沒有見報,,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寫稿投稿的積極性,。我會一直關注人民日報,,關注“今日談”,愿這個欄目能夠選登更多短小精悍的基層聲音,,令廣大讀者更加喜聞樂見,。
(浙江開化 徐曙光)
床頭有本《今日談》
1994年6月,,人民日報社出版了一本由錢湜辛,、于寧兩位老師主編的《今日談選粹》,定價10元,。當時我看到銷售啟事后,,毫不猶豫購買了一本。書到手后,,如獲至寶,,把它放在床頭,每天晚上就著床頭燈光,,拿起來翻翻看看,。這些言論雖短,針對性強,,讀后使人如啖橄欖,,回味無窮。
從1994年至今整整20年間,,這本收有420多篇文章的《今日談選粹》,,我反反復復不知看了多少遍。有的文章銘記不忘,,都能背下來,。如296頁的《聽聽這首順口溜》一文,開頭引用的“上午滿天飛,,中午端酒杯,,下午早早歸,晚上‘畫烏龜’”這首順口溜,。當時,,我們這里一些鄉(xiāng)鎮(zhèn)干部下鄉(xiāng),也有這種情況,。我說給別人聽,,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
�,。ê毕尻枴↑S朝忠)
敢于打開天窗說亮話
“今日談”身居黃金要地,,立片言以居要,收千里于方寸。陳言務去,,短小精悍,,標題制作“眉目傳情”,簡約至美,。
“今日談”以其清新雋永的語言,,精辟的一得之見,抓住讀者視線,,像一雙清澈的眼睛,,顧盼生輝,堪稱意新,、語新,、字句皆新。
“今日談”敢于打開天窗說亮話,,敢于哪壺不開提哪壺,,關痛癢、消疑慮,、長精神,。讀來如食甘飴、如飲醍醐,,如沐清風,,成為讀者的精神大餐。
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人民日報的電子版,,看有沒有“今日談”,,然后,復制下來存檔,、品讀,,每篇讀來都意猶未盡,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ㄋ拇ㄚ鰨垺堷P強)
多些“綠地”少些“遺珠”
寫一篇“今日談”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然而上稿也是百里挑一甚至幾百里挑一吧,。盡管上稿很難,,但作為曾在1991年、2007年兩度被“今日談”采用過稿件的作者,,我相信自己還會第三次登上“今日談”的。信心很重要,,堅持最可貴,,許多稿件作者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
人民日報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敖袢照劇笔且环N精神和力量,,表達對黨和人民的真情,替人民說話,,為國家分憂,,許多真知灼見體現在字里行間,既有好的建議和建言,,也有好的方法和觀點,。編輯們可否把余下的稿子精選四五篇編成兩三百字的短文集萃,以“七嘴八舌”的欄目在評論版出現,?或者每周留個邊條集中刊發(fā),?既避免了遺珠之憾,也讓讀者更有激情和信心,。
�,。ńK南京 練紅寧)
多反映老百姓的心聲
在我和周邊人群的心目中,“今日談”就應該是反映普通老百姓關注問題的一個地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利益日益多元,觀點日益多樣,,老百姓希望黨報能表達他們的心聲,,代表他們說話,而不是遇到尖銳的問題卻輕描淡寫,,像社會普遍關注的房價問題,、污染問題,像政府官員為民辦事不作為的問題等等,,希望“今日談”能直言不諱,,敢于揭痛戳傷、較真碰硬,,真正觸及靈魂,,使這塊“綠地”始終擁有深厚的土壤,釋放出旺盛的生命力,。
�,。ê碑旉枴≡S貴東)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23日 05 版)
相關內容推薦:
上一篇:時事評論:“會海”與“會荒”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