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5 16:51:27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公共交通提供的是公共服務,政府擔起部分職責是應分的事。但是,如何讓它更好姓“公”,既實現(xiàn)社會出行有序,,又不使財政不堪重負,是各級政府面臨的一道考題,。
顯然,,目前北京被這道考題難住了。對公交票價的財政補貼連年增長,,使財政負擔不斷加重,。如2010年補貼128億,到今年就將攀升至180億,。而以2011年數(shù)據(jù)計,,當年公交運營補貼156.9億元,占去當年全市公共財政支出約11%,,社會保障與就業(yè)的支出僅占7.2%,。
都是納稅人的錢,都要用到百姓身上去,,但這部分花多了,,其他部分就受到限制,如何把好鋼用到刀刃上,,實現(xiàn)均衡化,,是一門學問,。其講究的源頭,,就在于要對所花錢領域姓“公”的價值與成色進行精準定位。
公共交通姓“公”,,但它本身又有一定的營利屬性,,顯然不能全由財政買單。從目前情況看,,百姓買單的部分相對低廉,,一般投幣需要1元的話,,刷卡則只需要4毛錢,這就使政府買單部分較多,。長此下去,,就可能使低票價模式難以繼續(xù)。
從根本上說,,讓公交定價更好姓“公”,,就是既要充分考慮其公共、公益等屬性,,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又要更好發(fā)揮市場調節(jié)作用。這也正合乎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市場與政府關系與作用的新定位,。
考慮到公交這一事關大多數(shù)人利益的定價問題,,讓市場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可以采取充分聽取民意的做法,,征求百姓愿意接受的實際心理價位,。同時,也必須考慮不同群體的承受能力,。比如,,對于一般收入人群來說,一次4毛錢的價格可能滿不在乎,,但對于低收入人群,、學生等,可能會在內心里統(tǒng)計一個月坐公交的開支,。如果提價,,顯然要考慮對這部分群體的利益問題,采取定位補貼等方式緩解矛盾,。
從理論上講,,政府職能的精準定位,比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中基本的部分,、政府可以購買公共服務等等,,都已經不是問題了,。但北京公交定價所面臨的難題從一個側面表明,理論走向實踐,,的確存在一個具體和精確的問題,,有時甚至就是具體到價格的多少,。
在這個意義上,引入運營成本的透明公開,,引入民意的充分聽取,,取得民眾的理解與支持,或許是破解實踐難題的有效辦法,。
相關內容推薦:
上一篇:徘徊美歐兩極間
下一篇:摧鷗辣手,,放開那只鳥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