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8 16:54:57 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87歲高齡的北京老大爺竇珍,熱心公益,11年來如一日,,帶著自己的掃帚,、簸箕和抹布,,義務(wù)清掃南三環(huán)翠林三里社區(qū)旁的連心橋,,方便過往行人,,被社會贊譽為“掃橋爺爺”,。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在做好事,。象“掃橋爺爺”竇珍這樣,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堅持?jǐn)?shù)十年如一日地義務(wù)清掃連心橋,不為名,、不為利、也不求錢財回報,,到生命最后一刻還在無私地奉獻社會,在人心日益浮躁功利化的現(xiàn)在,,多么地難能可貴,,也因此更讓我們感動。
不僅掃橋,,他還鋪路,。報道說,連心橋與南三環(huán)連接之處,,有一條50平方米的小路,,雨雪天,,滿是泥濘,,過往行人苦不堪言。竇珍自愿捐贈3000元錢,,將泥濘路變成石板路,,這條路從此也改名為“愛民路”。
在退休之前,,老人只不過是北京市供電局的一名司機,,也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人。那是什么動力推動著老人終生不綴的這種善行呢,?這或許就是人性中“助人為樂”的美德,,也可能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那種“仁愛”、“義上”的美德,。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闭沁@種深深流淌在中華民族道德血液里的“仁愛”思想,讓我們的身邊涌現(xiàn)出一個又一個雷鋒,,他們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guān)心人,、愛護人,、幫助人。而這也讓全社會敬愛著他們,。
就在前天,,一個北風(fēng)呼嘯的日子,“掃橋爺爺”在義務(wù)掃橋時意外墜亡了,。親朋好友尚在緬懷他的時候,,老人的事跡和精神也在社會上悄悄地傳誦開來,并影響著人們的行為,。一支由小區(qū)居民,、自愿者等自發(fā)組成的“竇珍志愿者服務(wù)隊”,接過了“掃橋爺爺”的掃帚,,今后將繼續(xù)義務(wù)清掃連心橋,。這既是對老人的最好告慰,也為“愛國 創(chuàng)新 包容 厚德”的北京精神做出了新的時代注解,。
“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的社會,正是有許許多多這樣平凡的“活雷鋒”,,以自己的微小行動催人向善,,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讓我們共同來傳遞“掃橋爺爺”身上的這種正能量,,多伸出友愛之手,,多幫助他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多一點無私奉獻吧,!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上一篇:助人的同時也可以護己
下一篇:只有強大才能真正強硬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