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1 09:16:27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滬,、川兩地擬投資4500萬元將著名作家李劼人的長篇小說《大波》拍攝成30集的電視劇,,當劇組慕名請明星加盟時,,沒想到先后聯系的十多位大明星,,都一致開出了每集100萬元片酬的高價,,如此一來,,光明星一個人就將吞吃掉該劇總投資的三分之二,,余下的1500萬元要置景、置服裝,、置設備,、付其他眾多演員人頭費(包括片酬、吃喝拉撒),、進行后期制作等,,實在無法開銷,不得不辭掉明星啟用新人,。(11月19日《新民晚報》)
我孤陋寡聞,,一直光聽說明星的片酬暴漲,但沒想到如今影視明星的片酬已漲到百萬元一集,超過了足球明星,,這就是說,,若拍一部50集的電視劇,明星一個人就能拿到5000萬元,,這是一個普通大學教授需賺多少年才能達到的數字!都說許多電視劇的制作粗制濫造,,原來是由于被明星吞吃了大部分的投資的緣故,,余下少量的錢自然就保證不了拍攝的質量,只能將就著糊弄觀眾,�,?磥恚餍莻円殉蔀椴徽鄄豢弁坛詣〗M巨額投資的“獅子”,。
也許有人會反駁:這是“市場經濟”,,是“愿打愿挨”。我卻認為,,若按“市場法則”,,就該物有所值,100萬元一集的片酬價格值不值,,首先需要經過市場檢驗,,即拍攝播放后看收視率、看社會效益,,收視率高,、廣告好、社會效益好的片子,,明星才算體現了自己價值,;若明星拍的是爛片,或演得不好,,拿了高片酬就是價格欺詐,。但現在給明星片酬并不是按市場規(guī)律出牌,而是明星憑自己名氣(品牌)搞了市場壟斷,,哄抬了價格,;影視制作公司迫于壓力只能乖乖就范,所以,,明星的高片酬,,絕對是市場經濟下的一個“怪胎”。
把明星慣成了“獅子”,,是社會的責任,,一是大批無知的年輕追星族盲目追捧,二是眾多媒體的惡心吹捧,三是影視劇組自己無底氣而愿當“冤大頭”,。還有一個是創(chuàng)作思想的誤區(qū),,某些影視劇組不肯在作品思想、藝術上花功夫,,而是胡編亂造,,想借明星牌子“拉大旗作虎皮”,故而對明星開出的高片酬一味遷就,,以為有了大牌明星就萬事大吉,。殊不知,影視劇作品的質量,,首先是思想內容上是否站得住,,其次是該明星的氣質、藝術風格適合不適合劇中角色,,還有明星盡不盡力的問題,,并不是請了明星就等于保證了質量的。有的時候,,由于觀眾對大明星的“臉兒太熟”,,其飾演的新角色往往易與過去老角色相混淆,從而影響藝術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啟用新人反而比高片酬叫大明星更有效、更讓人耳目一新,。
如今明星既成為威脅劇組的“獅子”,,又威脅到了影視創(chuàng)作的質量,這就非治理不可,。我以為,,有關部門對明星片酬瘋漲應組織行業(yè)制訂有關行規(guī),平抑明星的片酬價格,,這也是在規(guī)范健康的市場機制,。其次,是影視劇組應以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出發(fā)學會拒絕,,就像這次《大波》劇組那樣,,敢對高片酬“獅子明星”堅決說“不”。再一個是收購,、播放的電視臺,,其收購價格、是否可播放的判斷標準,,應以片子本身質量為唯一出發(fā)點,,而不是以有沒有當紅明星為標準,。如風多管齊下,才有可能逐步把明星從“獅子”變?yōu)槔硇缘娜恕?/p>
相關內容推薦:
上一篇:對訛詐良善者必須依法追責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