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8 11:47:17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關于尖閣列島(即釣魚島)的領有權問題上,既然日中兩國政府的主張是對立的,,那就證明,,存在領土問題是客觀事實,。兩國政府除了通過對話尋求解決之外,,別無選擇。
為了推進對話,,就需要一個一個剔除障礙,,創(chuàng)造適合實現對話所需要的環(huán)境。雙方相關部門就萬一發(fā)生不測時的處理方法達成協議,,確認雙方都擁有和平解決事態(tài)的意志,,而不試圖讓事態(tài)惡化。領導人應拿出智慧和勇氣來實現對話,,停止“面子”之爭,。領土問題并未停止在政府間的爭執(zhí),也把一般國民卷入其中,,使得雙方對對方國民感情惡化,厭惡感增加,。
談到領土問題,,人們很容易地就變身成“愛國者”,。不論古今中外都盛行“寸土必爭”這種強硬論,成為煽動對對方的敵對情緒的口實,。我們必須從領土的“魔力”下解放出來,,以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看待問題,,培養(yǎng)靈活分析的智慧和能力,。這件事,既容易,,又困難,。重要的是,不把本國的觀點視為絕對,,而要傾聽對方的想法,、主張,通過“對話”加強相互的信任關系,,探尋友好,、和平解決的辦法。
民間交流是防止對立激化的重要緩沖劑,、實現和解的促進劑,。中斷民間交流是錯誤的。在民間交流時,,對于政府間存在爭執(zhí)的問題,,不要求達成一致意見。不能把對于領土問題的認識和態(tài)度作為實施民間交流的衡量標準,。
不同國家有不同理解理所當然,,但對話要求傾聽對方主張的謙虛態(tài)度,需要進行真摯,、平等,、冷靜、謙虛的對話,。在進行當今時代人與人的“對話”的同時,,還需要與過去面對面地“對話”。
對過去的認識是通過教育和傳承進行的,,因此,,不同國家和民族要實現對歷史認識的共有化,不是簡單地能實現的,。日中之間,,過去存在侵略、被侵略的歷史,所以不可能用普通的辦法達成認識的共有化,,需要雙方不懈地,、踏踏實實地努力。
作為實現在領土問題上的認識共有化的第一步,,首先應該實現事實的共有化,。沒有事實基礎上的認識共有化是海市蜃樓。現實情況是,,人的習性是愿意承認對本國有利的事實,,因此,即便是同一事件,,根據觀察的角度,、重視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實也不同,,這也是現實情況,。不能拒絕不同的觀點。現實是復雜的,,因此,,多角度觀察是重要的。
今年是日中恢復邦交41周年,,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5周年,。日本的《信息公開法》和中國的《檔案法》所規(guī)定的公開期限原則上都是30年。石井明等編《記錄與考證:日中邦交正�,;�,、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簽訂交涉》(2003年),書中收錄許多珍貴的資料和證言,,表明日本外務省在公開資料時有意隱瞞了部分內容,,即關于所謂擱置尖閣列島(即釣魚島)問題的部分。矢吹晉著書《尖閣問題的核心》(2013年)闡明了外務省有意篡改記錄的事實,。
在中國方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有田桓主編《戰(zhàn)后中日關系文獻集》(1971-1995),編入的文獻大半都是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報道,,基本沒有收錄日本方面公開的外交記錄,。之后,在中國是否公開過關于中日邦交正�,;簧�,、和平友好條約交涉的文書,在我觀察,,目前還沒有,。41年前的文書已經不再是機密文書,。根據《檔案法》應該公開了。日中關系不好的原因之一,,與缺乏科學,、客觀的視角考慮問題的氣氛有很大關系,。
具體的事實共有化工作指的是,,歷史事實的共同挖掘、整理,、翻譯,、編輯資料集、公開成果,、依據歷史事實共有化工作的成果進行共同歷史研究,。做這些工作,需要時間和經費,,確保并培養(yǎng)實際從事工作的人才也很重要,。作為兩國政府的共同任務,應該提供援助基金,,支援歷史事實共有化活動,。這項工作不只是在日中之間進行,還應與韓國,、朝鮮一道進行,。
安倍首相一邊在講“對話的大門隨時敞開著”,而實際上又主張“不存在領土問題”,,因此,,他的立場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對話的空間,。
作為解決方法,雖然我們沒有必要取消各自關于領土問題的主張,,但作為日中和平,、友好、合作,、共同發(fā)展的象征,,簽訂協議,共同管理這些島嶼是最妥當的解決辦法,。很明顯,,對雙方來講,這是“妥協”,。如果雙方通過妥協能獲得更大的利益,、開拓光明的未來,,那么,這種妥協就應該被積極評價,。要妥協,,不可欠缺的是要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讓我們一起積極開展各種活動來加強信任關系,,注意不做任何傷害信任關系的行為,。▲(作者是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
↓↓↓↓2019年省公務員考試相關產品推薦↓↓↓↓ | |||
2019省考面授課程 課程進入 |
2019省考在線課程 課程進入 |
2019省考備考用書 優(yōu)惠進入 |
2019省考免費資料 領取進入 |
相關內容推薦:
上一篇:公章豈是個人囊中物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