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5 14:36:53 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2023年公務(wù)員225省考《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科目結(jié)束了,,考生對一些奇怪的題目一定記憶深刻,小編就來整理下那些最怪的題目,。
一,、常識判斷
【例題1】隱存物種又稱為孿生種,是指兩個生物在形態(tài)上的區(qū)別較為隱蔽,,以至于難以區(qū)分,,但實際上存在生殖隔離,屬于不同物種,。下列屬于隱存物種的是:
A.四川種大鯢和廣西種大鯢
B.驢和馬
C.白天鵝和黑天鵝
D.雞和鴨
試題分析:本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小伙伴們可能會被帶跑偏,正確答案可能被首先排除了,。四川種大鯢和廣西種大鯢,,看似是同一物種,其實,,大鯢存在隱存物種,,目前研究數(shù)據(jù)支持至少5個物種的劃分,包括陜西種,,四川種,,廣西種,貴州種,,安徽種,。
【例題2】在“工業(yè)的血液——石油文化展”上,最不可能出現(xiàn)的事物是:
A.《夢溪筆談》原文摘錄
B.“磕頭機”的三維模型
C.瀝青的生產(chǎn)流程示意圖
D.湖南省油田增產(chǎn)的喜報
試題分析:看到這個題是不是有點懵,,大多考生反饋本道題可能全靠刮刮樂了,,如何衡量可不可能出現(xiàn)在“石油文化展”上?這是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
【例題3】稻作裁培,、大豆生產(chǎn),、養(yǎng)蠶繅絲、種茶制茶被稱為中國“農(nóng)業(yè)四大發(fā)明”,。下列關(guān)于中國“農(nóng)業(yè)四大發(fā)明”對外傳播的路線與歷史不相符合的是:
A.茶葉:中國→日本→中亞,、西亞
B.絲綢:中國→中亞、西亞→歐洲、北非
C.水稻:中國→東南亞;中國→朝鮮半島→日本
D.大豆:中國→朝鮮半島→日本;中國,、日本→歐洲
試題分析:這就是傳說中“最熟悉的陌生人”,,茶葉、大豆本是我們非常熟知的考點,,但是對于它們的“對外傳播的路線”我們似乎了解,但又不了解,,就讓很多考生抓耳撓腮,。D項:中國大豆公元前3000年前傳入日本,公元前1000年傳入朝鮮,。在漢代之前,,中國南方地區(qū)尚不知大豆,所以亞洲南部地區(qū),,均是在1世紀到地理大發(fā)現(xiàn)15世紀之間推廣的大豆,,在13世紀傳入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地區(qū),1740年傳入法國,、進而流布歐洲,。選項中先到朝鮮的說法錯誤。
【例題4】為了避諱,,古代君王的名字在說話或行文中不能直接說出或?qū)懗�,,而以改字、缺字等辦法處理,。下列說法不符合這一避諱原則的是:
A.秦代將金陵這一地名改為秣陵
B.漢代將徹侯這一爵位更名為通侯
C.唐代佛經(jīng)中將“觀世音菩薩”譯為“觀音菩薩”
D.清代將《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改為“天地元黃”
試題分析:本題通過“避諱古代君王名”考查歷史知識,,切入點真是很小眾,buff疊滿了,。A項:秦始皇東巡,,隨行術(shù)士認為金陵山勢險峻,有天子之氣,,秦始皇便把王氣泄散,,將金陵改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這里不該稱金陵,,只能貶為牧馬場。題意與A項表述不一致,。
B項:西漢第七位皇帝為漢武帝劉徹,,因此徹侯更名為通侯是為了避其名諱。C項:唐代第二位皇帝為唐太宗李世民,,因此改為“觀音菩薩”是為了避其名諱,。D項:清朝第四位皇帝為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因此改“天地元黃”是為了避其名諱。所以BCD項排除了,。
【例題10】如果要編纂一部大型宋代百科全書,,下列選項可能會被編入的是:
A.景泰藍的制作流程
B.昆山腔的代表人物
C.正負開方術(shù)的演算方法
D.十二平均律的應(yīng)用范圍
試題分析:本題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考題形式的升級版,編纂宋代百科全書,,就要了解選項中項目的所屬朝代,。C項:正負開方術(shù)是中國古算法,指中國古代的一種求一元高次方程數(shù)值解的方法,。南宋秦九韶在北宋賈憲增乘開方法基礎(chǔ)上提出的開方程序,是為《數(shù)書九章》的主要數(shù)學方法之一,。可以寫入宋代百科全書,。
A項:景泰藍是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一,。起源于元朝時的大都(即北京市),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間,。由于主要以藍色作為釉料顏色,,故被稱為“景泰藍”。元朝晚于宋朝,。B項:昆曲產(chǎn)生于元末明初的江蘇昆山,,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劇種,尤其是明朝末年湯顯祖和清朝初年洪昇,、孔尚任等戲曲大師的出現(xiàn),,使昆曲發(fā)展達到全盛時期。因此,,昆山腔的代表人物最早在元朝,,元朝晚于宋朝。D項:十二平均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組音(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鄰兩律之間的波長之比完全相等。它是由中國明朝皇族世子朱載堉發(fā)現(xiàn),。明朝晚于宋朝,。所以,ABD項排除了
做完這道題目,,小編自感學識短淺,,不明白出題人的苦心,所謂學無止境,,我們?nèi)孕枥^續(xù)努力!
↓↓↓↓2022年省公務(wù)員考試筆試產(chǎn)品推薦↓↓↓↓ | |||
2023省考 報名人數(shù) |
2023省考 筆試真題 |
2023省考 圖書 |
2023筆試 備考資料 |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上一篇:2023年省考公務(wù)員考試行測焦頭爛額懵到你的題(一)
下一篇:沒有了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