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7 15:08:05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甘肅分院
在甘肅公安招警考試的刑事執(zhí)法知識中,,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一直是高頻考點,。其考察方式主要通過結合具體案例來分析該行為屬于故意犯罪的哪個停止形態(tài),,這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間的區(qū)別,分清預備與著手,、意志以內和意志以外的區(qū)別,,進而來進行認定。
【內容介紹】一般說來,,一個完整的犯罪過程,,要經由一個從犯意形成、犯罪預備,、著手實行到完成犯罪的發(fā)展過程,。例如,,張三對翠花有非分之想,,頭腦中會產生奇怪念頭,再去準備繩子膠帶,,然后實行犯罪行為,,直至實現(xiàn)不法目的。但是,,并非每一個犯罪都能完成以上犯罪過程,。
就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的特征來看,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可以分為犯罪的完成形態(tài)和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態(tài),,它表明某一犯罪行為已經完全符合特定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它表明某一犯罪行為尚未完全具備特定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但又構成了犯罪,,相比之下,,犯意的形成雖然是推動行為人實施犯罪的內心起因,但犯意僅僅屬于思想范疇,,僅有犯意而未將犯意付諸實施尚不可能對社會造成任何危害,,因而犯意的形成不屬于犯罪的過程。
(1)首先,,行為人要先產生犯罪意圖,,再有犯意流露的行為,此時尚不構成犯罪;
(2)行為人為了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這屬于犯罪的預備行為,此時已經可以構成犯罪了。如果在此時行為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行為,,使該犯罪行為停止下來而不再發(fā)展,,則是犯罪預備;
此處要特別注意:犯罪預備和犯罪的預備行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預備行為是指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是一種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是在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時因意志以外的因素而使犯罪停止下來的一種情況,。
(3)如果該預備行為未受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干擾,,行為人著手實行了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得逞,,使得犯罪行為停止下來,,則是犯罪未遂;
(4)如果行為人未受干擾,繼續(xù)實行犯罪直至具備了某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則是犯罪既遂,,此時仍屬于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但它是因為完成了犯罪才停止下來;
(5)如果在預備階段或實行階段,,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使得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來,則是犯罪中止,。
【真題演練】
1.張三意圖搶劫,,尾隨翠花身后。當翠花回家開門后準備關門時,,張三以為其家中無人,,強行擠進房內,翠花被嚇得驚叫一聲,。她的丈夫二娃聞聲起床,,拉開電燈,見張三站在門口,,便問:“你是干什么的?”張三答不上來,,翠花的丈夫上前打了張三幾個耳光。在鄰居的幫助下,,張三被送到公安機關,。張三供認他的目的是搶錢。
請問張三的搶劫行為屬于犯罪預備還是犯罪未遂?
2.李四,,男,,24歲,某廠工人,。李四因賭博欠債,,難以償還,便圖謀盜竊本廠財務股保險柜里的現(xiàn)金。某日晚9時許,,李四撬開了財務室的房門,,但因無法打開小保險柜,于是,,李四將小保險柜搬離財務室,,隱藏在廠內倉庫旁的,想等待時機再撬開小保險柜,,竊取現(xiàn)金,。第二天,財務室李會計發(fā)現(xiàn)辦公室門被撬,、小保險柜失蹤,,當即報案。公安人員在廠內倉庫旁里找到保險柜,,柜門尚未打開,,柜內人民幣也原封未動。
請問李四的行為是盜竊既遂還是未遂?
【答案解析】
1.答案:張三的行為屬于搶劫罪的預備犯,。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都是行為人因為自己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兩種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區(qū)別的根本標志,,是看行為人的行為處于何種犯罪階段:若處于著手實行具體犯罪行為之前的,,一律構成犯罪預備;若處于已經著手實施具體犯罪行為之后的、一律構成犯罪未遂,。本案中,,張三尾隨被害人并趁被害人不注意強行擠進房內,尚未開始實施具體的搶劫行為,,仍屬于為搶劫犯罪制造方便條件的階段,,因此,應以搶劫罪的預備犯判處,,不構成犯罪未遂,。
2.答案:李四的行為屬于盜竊未遂。根據我國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經驗,,盜竊罪的既遂是以財物的所有人,、監(jiān)管人失去控制和行為人實際控制為標準的。如果僅僅是行為人控制了物品,,但財物的所有人,、監(jiān)管人尚未失去控制的,盜竊行為仍未達到既遂狀態(tài),。對于保險柜這樣的笨重物品,,需要搬出廠區(qū),工廠才失去控制,犯罪人才能最終取得控制,。本案中李四因無法打開保險柜,、而將之移至廠實驗室,李四并未取得財物的控制,,工廠也尚未喪失對財物的控制,。在此狀態(tài)下被查獲的,對李四仍應以盜竊未遂處理,。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