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13:36:28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云南分院
綜合分析題是申論考試中的常見題型,,分值通常15-20分不等,,考察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概括歸納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很多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在申論考試的小題中失分最多的不是作答字數(shù)要求最少的概括歸納題,,也不是字數(shù)較多的應用文寫作題,,而是“居于中間”的綜合分析題。
而這是由于對綜合分析題沒有一個整體深入的理解,,陷入了以下三個審題誤區(qū)導致的:
一,、不分析題型
申論考試一共有五大題型,分別是概括歸納類題型,、綜合分析類題型,、解決問題類題型、應用文寫作類題型和文章寫作題型,。而綜合分析類題型中又有要素分析題,、詞句理解題、評價分析題和對比分析題四種題型,每種題型都對應著不同的解題方法,,很多考生審題不仔細,,不對題型分析回憶相應的解題方法就著急羅列答案,這樣的作答方式往往拿不到理想的分數(shù),。
比如:2018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申論B類試卷第二題
請對“給定資料7”中執(zhí)法部門對火車站廣場曬谷一事的處理進行評析,。要求:全面準確,分析透徹,,觀點正確,。篇幅250字左右。
錯誤的作答思路:讀完題干信息馬上從材料中尋找曬谷事件的處理相關(guān)的評析信息,,盲目羅列在答題卡中,。
正確的作答思路:閱讀題干信息,判斷此題屬于評價分析類題型,,作答需要分三步:
1.寫論點,,表明態(tài)度(正面、反面,、中立)
2.寫論據(jù),,從材料中找論據(jù)支持論點
3.寫總結(jié),簡寫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
有了具體的作答思路后從材料中尋找答題點,,閱讀思路和作答思路更清晰的同時,,也避免了邏輯混亂、答不到點的問題出現(xiàn),。
二,、不仔細閱讀題干信息
很多考生在平時作答申論題或者在申論考試中,不仔細閱讀題干信息,,未完全理解作答任務,沒有發(fā)現(xiàn)隱藏“作答要求”就進行答題,,最終導致丟分,。
比如:2020國考(副省級)第二題
“給定資料2”中,M農(nóng)場的案例為新時代青年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哪些啟示?要求:分析全面,,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錯誤的作答思路:快速讀完題干信息,,從材料中尋M農(nóng)場案例的相關(guān)對策,,盲目抄寫。
正確的作答思路:此題屬于綜合分析題中的要素分析題,,明確需要分析的要素是啟示(即成功的經(jīng)驗對策),。對策通常和行為、做法相關(guān),,我們可以按照“找動詞”的思路從材料中尋找啟示,。進一步仔細閱讀題干,,發(fā)現(xiàn)M農(nóng)場是一個個體案例,具有特殊性,,而啟示的對象是新時代青年,,屬于一個群體,具有普遍性,,推斷我們的答案作為啟示需要具有普適性,。閱讀材料,將M農(nóng)場的個體案例經(jīng)驗進一步拔高為具有一定普適性的啟示,。
三,、不關(guān)注要求
綜合分析類題的一般要求如準確、全面,,這樣的要求需要我們在答案中把作答點寫全,、寫準,屬于常規(guī)要求,。而除了準確全面外,,還有一些題目要求包含:恰當提煉、條理清晰,、有邏輯性,、邏輯清晰等,這樣的要求就需要我們在答案中呈現(xiàn)一定的邏輯性,,梳理完材料后進行“同類項合并”,,最好能在答案中以“總-分”的形式呈現(xiàn)。
比如:2019年國考第三題
根據(jù)“給定資料3”,,請分析小吳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使得村民們對她的稱呼從“那個大學生”變成了“小吳”。(10分)要求:準確全面,,恰當提煉,,條理清晰,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總-分結(jié)構(gòu))
工作態(tài)度上,,從開始的自視甚高到放低姿態(tài),通過勞動鍛煉自己,,真正認識到農(nóng)村工作的不易;
工作能力上,,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夸夸其談,連農(nóng)活都不會干到虛心學習掌握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并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村里創(chuàng)建了優(yōu)質(zhì)糧食品牌,,提出了致富新路。
工作方法上,從簡單的堅持原則到設身處地了解村民情況,,解決困難,,化解矛盾,寓情于理,,以理服人,。
以上三個審題錯誤在申論考試中頻出,導致大部分的考生申論成績不高,。只有我們關(guān)注到這些問題,,不斷反思自己在做答過程中存在的審題錯誤,讓答案與題干形成一個良好的作答互動,,才能走出誤區(qū),,從眾多“平凡”的答案中脫穎而出,最終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