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9 18:09:36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青島分院
縱觀2016—2021近5年(除去較為特殊的2020國考題目)真題,可以看出,,理解題是每年國考的必考題目,,如果算上作文題目的考查,可以說理解題目的分數(shù)占申論總分的50%,,加之該題目較難,,所以,可以說,,公考中“得申論者的天下”這則共識,,更準確的表達應該是“得‘詞句理解’者得天下”。因此,,為方便考生備考,,本文淺談一下詞句理解題的解題方法。
一,、根據(jù)題干中理解對象及設問措辭不同,,確定答案的內容構成。
理解對象 | 設問方式 | 作答內容構成 |
詞語,、短語 | 談談……的意思,、定義、含義,、內涵,;或什么是……等 | 只答表層含義:內涵(根本特征)+表現(xiàn)(外延) +示例(能說清楚詞語內涵、表現(xiàn),,可不舉例) |
全面解釋,、理解、分析等 | 1.必答表層含義:內涵(根本特征)+表現(xiàn)(外延)+示例(能說清楚詞語內涵,、表現(xiàn),,可不舉例) 2.深層含義:據(jù)材料選取與理解對象有關的原因、影響、理由,、對策等 | |
句子 | 談談……的意思,、定義、含義,、內涵,; | 1.只答表層含義:內涵(根本特征)+表現(xiàn)(外延) +示例(能說清楚詞語內涵、表現(xiàn),,可不舉例) 解釋詞語時,,注意看是否拆句成詞 2.總結句子總體含義或傳達的意圖等 |
全面解釋、理解,、分析等 | 1必答表層含義:內涵(根本特征)+表現(xiàn)(外延)+示例(能說清楚詞語內涵,、表現(xiàn),可不舉例) 解釋詞語時,,注意看是否拆句成詞 2.深層含義:據(jù)材料選取與理解對象有關的原因,、影響、理由,、對策等 3.總結句子總體含義或傳達的意圖等 |
二,、閱讀材料時,首先鎖定理解對象的材料出處,,根據(jù)出處確定其表層含義,。接著,從頭至尾閱讀材料,,根據(jù)題干設問,,在材料中選取與理解對象有關的一些要素,如原因,、影響,、理由、對策等,。
從語義學角度來說,,每個詞語或句子均有詞典義(或本義)、引申義與語境義,,申論中的理解題主要是回答理解對象的語境義。
詞典義是一個詞在社會使用中的全部含義集中起來,,經過概括,、抽象而歸納出來的,因而是客觀,、概括,、靜態(tài)的;而語境義則是一個詞在具體的語言中與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的具體含義,因而是具體,、動態(tài),、具有命題人設定的主觀色彩,。
如2021年國考申論副省級試卷第3題第1問,談談什么是地方志編纂工作的“冷與熱”,。以“冷”字為例,其詞典義包括:1.溫度低;2.使冷(多指食物);3.不熱情,,不溫和;4.寂靜,,不熱鬧;5.生僻,少見的;6.不受歡迎的;7.乘人不備的,,暗中的,,突然的:8.比喻灰心或失望;9.姓。而“冷”在材料中的語境義則是指“地方志部門是辛苦,、不受歡迎的工作”,。同理,熱的語境義則是指“價值高,、能存史,、育人和資政”,。
同一套試卷中,,第1問中的“有形”,其語境義為“硬件基礎設施”,,而“無形”則含義較多,,主要包括干部及村民的認知、思想與社會風氣等,。再根據(jù)“這些努力和奮斗所換來的,,有形的會老去,無形的卻能從此改變小谷村,。”這句話中的“卻”字所傳達的重點,,可知,“無形的”含義豐富,,接著將其豐富含義的具體表現(xiàn)列舉出來,,最后總結這句話即可。
2022年的市地級試卷中,,理解對象是一個詞語“種戲”,,首先根據(jù)材料語境是指“運用多種手段推廣傳播民間戲曲”,接著根據(jù)材料羅列各類手段的具體表現(xiàn)即可,。
三,、考生平時應注意總結理解對象的典型特點,。
縱觀近10年國考題目,,算上寫作題目,,所理解的詞語多是:1.抽象詞(2019年的“遮蔽”;2016年的“靈魂”;2.修辭詞(2017年的“城市的指紋”);3.象征詞(2017年的儒之“柔”“有”,、“無”2013年的“石”等);4.指代詞;5專有名詞(2018年的“想象力經濟”、2014年的“預先失敗”))等
所理解的句子則多是:1.在材料文章的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結構句,,如段首總領句,、段末總結句以及過渡句等,。(2015年的“新技術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毀滅力量”)2. 表達上比較含蓄,同時又蘊涵著某些深層意義或含有一定的哲理的句子,。(2017年的“我們只有通過‘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體味到‘儒’之‘柔’”)3.運用修辭手法的修辭句,。(2017年的“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紋”)4.能表達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或能體現(xiàn)作者寫作意圖的主旨句,。(如2018年的“城市建設與管理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為滿足經濟或某種美觀訴求,顯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視而危險的,。”2016年的“中國的教育技術層面已經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