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09:15:04 公務員考試網 http://czjtsc.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一年一度的國考熱又將起航,,大部分的考生都反應行測文科邏輯填空太難,總是特別容易糾結,,最終在兩個選項中選擇錯的選項,,完美避開了正確答案。無論是國考,,省考還是事業(yè)單位,,邏輯填空都占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拿到該部分的分數至關重要,。
法寶一:語境的特異功能
幾乎所有的考生拿到邏輯填空都是草草讀一下文段材料就開始辨析四個選項的詞語意思,,看著哪個順眼或者哪個讀起來比較順口就選了,。其實這種做題方法是不科學的,,一個是來回糾結,比較費時;另一個是正確率太低了,事倍功半,。其實既然給了一段材料,,那這段材料就是有提示作用的。材料中一定隱含了我們所要選的詞語的信息,。
例如:
現在一些談中國科技落后的文章,經常以晚清保守派把西方科技斥為“奇技淫巧”的例子來說明中國封建社會________科學技術,。這只是一種 ________的說法。實際中國傳統(tǒng)上并不排斥科學技術,中國早期學者對于此前影響生產力變化和社會變遷的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相當看重的,并對它們給予了沒有任何神秘色彩的記述和肯定,。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排斥 以點帶面
B.抵制 斷章取義
C.鄙夷 信口開河
D.輕視 以偏概全
【答案】B,。參考解析:由“實際中國傳統(tǒng)上并不排斥科學技術”可知,第一空所填詞語應與“排斥”意思相近,由此可排除C、D,。第二空中,“以點帶面”意為用一個單位或地方的成功經驗來帶動許多單位或成片地區(qū)的工作,不能用來修飾“說法”,排除A,。故本題答案為B。這就是語境的強大作用,。我們找到了呼應點,,即可幫助我們排除一些選項,鎖定正確答案,。
所以我們要掌握邏輯填空的四大語境:解釋關系,,反對關系,聯合關系,,遞推關系,,有助于我們快速判別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和情緒,鎖定答案范圍,。
法寶二:學會辨析詞語
1.辨析詞語之語素聯想法
語素,,即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如“沙”,,既有自己的讀音,,也有自己的意思。我們稱之為語素,。語素聯想法就是對語素的分析去辨析詞語間的意思及詞語間的差異,。通過語素聯想法可以幫助我們辨析出兩個詞語間的微小差異,排除選項,。
如:
盡管環(huán)境保護任務艱巨,,但卻迫在眉睫,不容________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不是對立的關系:一方面,,經濟發(fā)展一定要以環(huán)境的________能力為基礎;另一方面,,環(huán)境保護________的是粗放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不會阻礙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推脫 承受 抑制 B.推脫 承載 制約
C.推托 承受 抑制 D.推托 承載 制約
【答案B】參考解析:第一空,,“推脫”會想到“開脫”,,主要指擺脫、開脫責任,、問題,、事情等,使與己無關,。“推托”會想到“托辭”,,意思是借故拒絕。環(huán)境保護是人們應該承擔的責任,,故選“推脫”合適,,排除C、D,。第二空,,“環(huán)境”“承載能力”是固定用法,排除A,。第三空,,“制約”填入空中符合句意,B項當選,。所以,,運用語素聯想法可以幫我們選出正確的答案。
2.辨析詞語之遣詞造句法
遣詞造句法毋庸置疑是指通過對熟悉的詞語重新造句的方式來確定詞語的含義以及詞語間的差異,。例如,,禁止vs制止。禁止,,我們一般說禁止入內/同行/抽煙,。都是運用為未發(fā)生之前;制止,一般說制止行為,,運用為行為正在發(fā)生,。所以二者的區(qū)別在于一個是發(fā)生前,一個是正在發(fā)生,。我們以一個真題來看一下如何運用,。
如:
有位作家說,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輕駛,,務必要讓它______的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輕則_______無以進,重則可能壓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裝載 徜徉 B.裝載 徘徊
C. 承載 徜徉 D.承載 徘徊
【答案D】參考解析,。通過“可以壓沉自己的生活之舟”可以看出來應該用“徘徊”,排除A,、C,。剩下的兩個選項主要取決于“裝”和“承”的區(qū)別,,二者的區(qū)別在于,“裝”會想到“裝入”,,側重于裝的體積多少,而“承”首先會想到“承擔”,,側重于承擔的重量大小,。根據文中的呼應詞語“輕駛”,“壓沉”等可知應選承載,,故答案選D,。
↓↓↓↓2020年省公務員考試相關產品推薦↓↓↓↓ | |||
2020省考面授課程 課程進入 |
2020省考在線課程 課程進入 |
2020省考備考用書 優(yōu)惠進入 |
2020省考免費資料 領取進入 |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下一篇:沒有了
白天:8:30-17:30 | 晚上:19:30-23:00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