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0 17:23:49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天津網-每日新報
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將《申論》和《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兩項公務員考試的筆試科目作為該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yè)的必修課,,以幫助學生順利通過省市級的公務員考試,。目前,這兩項新設定的必修課因為實用性很強受到了本專業(yè)學生的好評。——《河北青年報》
【別把大學打造成公考培訓基地】
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主力軍”正是龐大的高校應屆或者往屆畢業(yè)生群體,。從這個角度看,,大學相應專業(yè)將公務員考試列為必修課,確實是“實用性很強”,,必然受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歡迎,。問題的關鍵在于,并不是所有大學生都想當公務員,,將公務員考試科目列為必修課,,是不是會限制大學生的選擇權?
雖然在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公務員考試隊伍,,但這并不是完全合理和健康的現(xiàn)象,它意味著社會就業(yè)結構出現(xiàn)了某種問題,;而大學是社會性綜合人才的搖籃而并非公考培訓的基地,,在課程的設置上,將某一職業(yè)群體的準入資格考試科目列為全體必修,,這種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
“大學之大,并非有大樓也,,乃有大師也”,。在上世紀30年代,大批的國學大師在北大,、清華等學府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胡適,、朱自清,、沈從文、季羨林,、金克木,、鄧廣銘、張中行……但在近十幾年來,,致力于學術研究的大學畢業(yè)生也日益形單影只,。大學引以為傲的人文精神正在流失,上大學—考公務員(找工作)——大學成為就業(yè)前的跳板和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一道門檻,。
公務員考試熱有著復雜的社會成因,。不過,社會現(xiàn)實價值觀念總是多元且具有短期性,、易變性等特征,,大學的價值觀念由于受文化和歷史沉淀的影響,具備擺脫短期功利狹隘性的特質,因此它可以制衡社會負價值的發(fā)展,,擔當起引領主流價值的作用,。作為大學,將公務員考試科目列為必修課,,顯然等于變相助長這種非理性的“就業(yè)之風”,,有違大學精神。(陳一舟)
【大學也不能不食人間煙火】
公考熱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在當前的形勢下,,它無疑仍然是大學生就業(yè)選擇中較好的選擇。市面上有關公考的教育和培訓,,正是搭乘這股熱潮而得以不斷增長和發(fā)展,。作為大學,對學生公考進行實質性的關注,,自然算得上是一種人文關懷,。將公考科目作為必修課,與其說是迎合社會需要,,不如說是學校專業(yè)設置的一次理念上的轉變,。毫無疑問,無論怎樣的志存高遠,,大學生始終是要面對社會現(xiàn)實的,,這種現(xiàn)實包括每個人都需要找到一個工作。
許多人可能會借此懷疑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的行為是不是符合一個大學的特征,,不錯,,大學的確是需要有所謂“大學精神”的,但不管是什么樣的精神或追求,,如果僅僅是大而無當,,那么,對于學生而言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大學生就業(yè)難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對于不少大學生而言,畢業(yè)即失業(yè)的確是客觀的現(xiàn)實存在,。這些年,,有關大學生的招聘奇聞可謂不絕于耳。本科生就業(yè)不如高職生之類早已不是新聞,,甚至大學生零月薪,、做淘糞工等新聞也不時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內。就業(yè)狀況如此,,用人單位招聘也就越來越故弄玄虛,,例如浙大招安保人員就規(guī)定要碩士學歷,,廈門公安局分局招洗菜工也要求本科。這樣日趨苛刻的招聘條件的出臺,,不能不說是對大學教育專業(yè)設置的警示,。沒有相對對口的專業(yè)教育,高不成低不就,,學生應聘時難免會遭遇“漫天要價”,,最終一些人甚至只能淪為“天涯淪落人”。
基于我國高校大學生數(shù)量“高燒不退”,,專業(yè)設置卻久久不改弦更張的情況,,象牙塔與社會一直幾乎處于兩重天的境地。這是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盡管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和爭議不可謂不久,,但時至今日,仍然更多的是“學校的歸學校,,社會的歸社會”,,二者平行運轉,難有交集,。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將《申論》和《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作為該院必修課,可以說是注重現(xiàn)實需要,、關注學生就業(yè)現(xiàn)實的一次積極嘗試,。
↓↓↓↓2024年省公務員考試筆面產品推薦↓↓↓↓ | |||
2024公考 面試禮包 |
2024省考 面試課程 |
2024面試 職位保護 |
2024面試 紅領培優(yōu) |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