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4 14:27:11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河北分院
【試題】有人說,,“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也有人說,,“責任越大,,能力越強”。對此,,你怎么理解?
【考察要素】
綜合分析能力
【參考解析】
《蜘蛛俠》中有句經典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原版英文臺詞是:“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這句臺詞與題目中的“能力越強,,責任越大”意思一致,,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能力越強,,那么他的責任感就越強,,也就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責任越大,,能力越強”,,意思是講,如果一個人責任感非常強,,那么他面對任何問題都會竭盡全力,,久而久之,,自然能力會越來越強。我認為這兩句話實則是在闡述責任與能力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
縱觀歷史,,越是能力強的人,越是愿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隨著承擔的責任越多,,付出越多,他的能力也隨之越強,。據《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在17歲時就做了當時魯國權貴的老師,教授當時的“禮”,,從文書等小官做起,,通過不斷的努力,51歲時候成為魯國的大司寇,,隨著孔子能力的增強,,他的社會責任也隨之越大,此時他所想的并非個人的仕途發(fā)展,,而是希望恢復周禮,,希望君主推行仁政,希望百姓安居樂業(yè),,但當時的魯國君主并不認同孔子的說法,,于是孔子開始了13年的列國游歷,他帶領弟子進行社會調查,,向周邊各國宣傳仁政的政治主張,,也正是孔子心中的這份責任,也恰巧成就了他的儒家思想,。
當今社會,,能力責任皆備的人也是不勝枚舉。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近日說了一句話:“我35歲拿到分子生物學的終身正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我是它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你們有誰能做到像我這樣?”,話語有些狂妄,,但是了解了他的故事以后,,你會由衷的敬佩,。他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而且提前一年獲得學士學位,之后陸續(xù)拿到碩士,、博士學位,,35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但他的志向猶如其名,一心為公,,他的責任在自己的祖國,,于是毅然回國。無論是在清華大學任職,,還是創(chuàng)辦西湖大學,,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能力可以支撐責任,責任可以成就能力,。
總之,,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正確的認識能力與責任的關系,,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應該不斷地提高個人能力,勇于承擔責任,。
【思路總結】
相關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