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 10:01:12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貴州
在行測考試中,,大部分考生最頭痛的就屬數(shù)量關(guān)系,,性價比整體不是太高,但也正因為這樣的特點往往也能成為拉開分數(shù)的關(guān)鍵板塊,。數(shù)量關(guān)系中的行程類問題如果考一般情況可以直接代入公式找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但是大部分題型還是要復雜一點,,涉及到相遇與追及,,有的時候還會結(jié)合在一起考大家,。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快速解決行程中相遇兩次過程中只給路程數(shù)據(jù)問題的解題技巧——公式口訣法,。
一,、方法介紹
關(guān)于此類特殊題型的特點是相遇兩次并且依次給出相遇時距離出發(fā)點的距離,最后求總路程的問題,。如果告訴兩次相遇是距離不同出發(fā)點的距離,,則S=3S1-S2(S1:相遇第一次距離A點的距離;S2:相遇第二次距離B點的距離);如果告訴兩次相遇都是距離同一點的距離,則S=(3×S1+S2)/2(S1:相遇第一次距離A點的距離;S2:相遇第二次距離A點的距離),。
二,、例題講解
例1.貨車A由甲城開往乙城,貨車B由乙城開往甲城,,它們同時出發(fā)并以各自恒定的速度行駛,,在途中第一次相遇時,它們離甲城為35千米,。相遇后兩年繼續(xù)以原來的速度行駛至目的地城市后立即折返,,途中再一次相遇,這時它們離乙城為25千米,。則甲乙兩城相距( )千米,。
A.80 B.85 C.90 D.95
【答案】A。解析:本題明確有文字表示是相遇兩次的行程類問題,,并且給出第一次相遇距甲城和第二次相遇距乙城的距離,,是符合兩次相遇是距離不同出發(fā)點的公式,。S=3S1-S2=3×35-25=80千米,故甲乙兩城的距離為80千米,,本題選擇A,。
例2.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對而行,,當他們第一次相遇時候甲離B地相距104米,然后兩人繼續(xù)向前走,,當?shù)竭_目的地后都立即返回,,當?shù)诙蜗嘤鰰r,乙離B地的距離為40米,。問AB兩地的距離是多少?
A.124米 B.144米 C.168米 D.176米
【答案】D。解析:本題明確出現(xiàn)相對而行,,并且分別給出兩次相遇距離B地的距離,,可以使用兩次相遇距離同一地點的公式計算:S=(3×S1+S2)/2= (3×104+40)/2=176米,故AB兩地的距離為176米,,本題選擇D,。
通過上面兩道題目的示范,相信各位考生對于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后期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碰到類似的題目,可以直接用這兩個公式方法巧解,,當然對于存在的三個量可以知二求一,,靈活運用,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