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15:29:41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1.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遵守社會秩序,,尊重公共利益,,關愛他人利益,是基本的道德品質(zhì)所在,,是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正在肆虐,,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可能是病毒攜帶者和傳播者,,而佩戴口罩又是公認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這種情況下,,戴不戴口罩,,就不是一個人的衛(wèi)生習慣問題了,而是一個人社會責任心的表現(xiàn),。一只小小的口罩,,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健康,決定著當前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反映著社會公德的整體水平,,反映著社會公德建設的狀況。
2.民眾彼此要承擔倫理責任,,而不應該奉行自我揀選的“剩余者法則”,。
在疫情早期,有一批湖北人到沿海一座城市的一個小島上渡假,,結(jié)果被所有賓館拒之門外,,一個賓館老板不忍老人、孩子流落街頭,,騰出自己賓館接待這批湖北人,,結(jié)果遭到其他賓館老板的指責。
如果我們可以像島上的賓館老板們那樣對待疫區(qū)來的人的話,,我們就在奉行一種“剩余者法則”,。
什么叫“剩余者法則”?就是我們?nèi)祟惍斨杏幸徊糠秩俗晕覓x出來,把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一部分人當作是干凈的、沒有被污染的人,,而其他人都是不潔的,、有危險的人(如病毒攜帶者),然后以干凈者的安全與利益為名義,,把在揀選中被淘汰的人全部拋棄掉,,甚至把他們清除出去,這叫“剩余者法則”,。
如果我們奉行了“剩余者法則”,,實際上我們?nèi)巳硕继幵谖kU當中。因為這個危險,,既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你的基因,也可以是你的思想或信仰,,還可以是你的習慣等等。所以,,如果這樣的話,,我們?nèi)巳硕继幵谖kU當中。
沒有人愿意處在這種危險當中,,意味著我們?nèi)祟愂遣荒軌蛟试S奉行這樣一種“剩余者法則”,。
3.善是保存生命、促進生命,,使可發(fā)展的生命實現(xiàn)其最高價值,。惡則是毀滅生命,傷害生命,,壓制生命的發(fā)展,。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非常豐富的敬畏生命的精妙論述。例如,,醫(yī)學典籍《黃帝內(nèi)經(jīng)》云:“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唐代孫思邈說,,“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等等。這些觀點,,也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高度關注,,德國哲學家阿爾貝·施韋澤認為中國的倫理學者早就確定了人對動物的義務和責任,例如,孟子以感人的語言表達了對動物的同情,,列子認為動物心理和人類心理的差別并不很大,,楊朱反對動物只是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見,《太上感應篇》包含了許多善待動物和植物的格言,。
正是基于這一認識,,施韋澤基于歐洲傳統(tǒng)思想認為道德關系只限于人類自身,把動,、植物等生命形態(tài)置之度外的缺陷,,認為世界不僅是過程,而且是生命,,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倡導一種對所有生命都承擔起責任的倫理學。
4.恐慌多來自未知,。
“吃不香,,睡不好。”“看到感染人數(shù)增加,,很害怕!”“喉嚨干癢,,差點被自己嚇哭了,我是感染新冠肺炎了嗎?”……疫情襲來,,一些市民出于對新冠肺炎的未知,,產(chǎn)生不安、茫然及躁動情緒,。
談“疫”色變,、不理智搶購、自我懷疑,,這些都是過度恐慌的表現(xiàn),。焦慮、恐懼情緒會在人群中蔓延,,像病毒一樣互相傳染,,對此必須給予足夠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應對,。
醫(yī)學專家在參與新冠肺炎醫(yī)療救治,、疾病預防、科研攻關的同時,,要致力于健康科普,,用健康科普這個特殊的“藥物”,幫助市民抵御疾病傳播,。健康科普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遇到突發(fā)傳染病,,民眾難免出現(xiàn)焦慮、恐慌情緒,,不容易識別謠言,。謠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公開,信息公開透明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原則,,健康科普是信息公開的有效手段,。
↓↓↓↓2024年省公務員考試筆面產(chǎn)品推薦↓↓↓↓ | |||
2024公考 面試禮包 |
2024省考 面試課程 |
2024面試 職位保護 |
2024面試 紅領培優(yōu) |
相關內(nèi)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