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4 15:37:02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資料包涵蓋但不限于以上內容
保存小程序碼至
手機進行掃碼
在歷年行測判斷推理板塊中,,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加強型一直是重點考察的題型,。削弱加強作為一種重點題型,,我們有不少同學對此感到困惑,,很多時候正確率得不到提升,。削弱加強型的題目對于題干的論證主線分析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當你準確地找到論證過程中存在的邏輯漏洞后答案也就可以找到了,。通過對多年題目結構的分析,,我們發(fā)現“枚舉歸納”這一模型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很高,如果各位考生對于常見的論證模型理解透徹,,可以幫助我們解題,,接下來華圖教育重點說一下論證模型中的枚舉歸納。
(一)含義
“枚舉歸納”指的是通過調查分析部分對象具有某屬性,,從而推測整體對象也具備這個屬性,。舉例來說,湖北省的房價為一萬元,,吉林省的房價為一萬元,,江西省的房價為一萬元,進而推測中國的房價為一萬元,。
類似上述例子的論證模型我們就將其稱為“枚舉歸納”的模型,。為了便于大家記憶,我們用公式表達如下:
S1具備屬性P
S2具備屬性P
S3具備屬性P
……
所以,,S都具備屬性P
(二)削弱,、加強角度
削弱:樣本數量不足、樣本特殊,、未調查對象具有不同屬性;
加強:樣本數量充足,、樣本具有代表性、未調查對象具備相同屬性
下面我們通過幾道例題來看看這一模型的具體運用。
【例】數據資料表明:“不讓一個孩子落后”法案實施后,,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科目和數學科目平均得分確實明顯提高了。因此,,得出結論:這一教育改革法案在美國各地中小學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對上述論證的質疑力度最弱?
A.十二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科目平均得分在同一時期出現了明顯下降
B.只關注英語閱讀和數學成績的變化,,并把它作為評價教育改革成果的標志,,這是很片面的
C.改進教育體制確實很難,想要在這個帶有極大惰性的龐大官僚體制上作一番改動,,需要大量金錢,、努力和時間
D.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科目和數學科目平均得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逐年按基本相同的比例提高,,這種狀況早在法案通過前就出現了
【解答】C,。題干里面主要調查的是四年級和八年級,說明調查以外的數據,,有不同的結果出現,,也就會影響結論的成立,A項可以削弱;只關注英語閱讀和數學成績的變化,,并把它作為評價教育改革成果的標志,,這是很片面的。而科目有很多,,只調查英語和數學是不能說明一些問題的,,如果要判斷一個人進步與否,是要全面看待的,,如果英語和數學上升了,,其他下降了,反而有可能成績與之前是持平的,,說明樣本的數量是不足以得出結論的,,B項可以削弱;改進教育體制確實很難,想要在這個帶有極大惰性的龐大官僚體制上作一番改動,,需要大量金錢,、努力和時間。改進有難度,,但并不等于不能實行,,我們生活中和學習中往往存在很多很難的事情,但是并不能因此就不去做,,不能削弱; 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科目和數學科目平均得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逐年按基本相同的比例提高,,這種狀況早在法案通過前就出現了。在法案通過之前就有這種提升了,,說明不是法案的作用,,D項可以削弱。所以答案應該選擇C選項,。
【例】莫大偉到吉安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公司職工自由散漫的表現所震驚,莫大偉由此得出結論,,吉安公司是一個管理失效的公司,。吉安公司的員工都缺乏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
以下哪項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
A.當領導不在時,公司的員工會表現出自由散漫
B.吉安公司的員工超過2萬,,遍布該省的十多個城市
C.莫大偉剛大學畢業(yè)就到吉安公司,,對校門外的生活不適應
D.吉安公司的員工和領導表現完全不一樣。
【解答】B,。題干中莫大偉由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結論“吉安公司是一個管理失效的公司”。選項 B 說明吉安公司的員工超過2萬,,遍布該省的十多個城市,。直接否定了得出結論的前提的樣本的科學性,即莫大偉認為吉安公司職工自由散漫,,只是一小部分,,整個吉安公司的員工超過 2萬,遍布該省十多個城市,。其他人可能完全不是這回事,,從而削弱了題干的結論。選項A當領導不在時,,公司的員工會表現出自由散漫,、選項D吉安公司的員工和領導表現完全不一樣。都一定程度地加強了結論;而C項莫大偉剛大學畢業(yè)就到吉安公司,,對校門外的生活不適應,。與題干論述無關,屬于無關項,。故正確答案為B,。
↓↓↓↓2022年省公務員考試筆試產品推薦↓↓↓↓ | |||
2022省考 成績查詢 |
2022省考 面試禮包 |
2022省考 面試峰會 |
2022面試 分數線 |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